高水平汉语学习者的情绪表达研究及其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情绪进行了重新解读,也发现文化背景对人在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方面会产生影响。基于人们目前对情绪的认识,本文决定探究不同文化背景的二语学习者在其母语和二语中的情绪表达特色,以此作为一次探索性研究为日后深入研究提供参考。笔者以绘本为实验材料,通过录音的方式记录了母语为韩语、阿拉伯语和英语的高水平汉语学习者用汉语进行故事讲述的情况以及英汉母语者用母语讲述的情况,并观察了情绪词的使用以及音高特征,得出四点发现:(1)中国学生相较于留学生会使用更加书面化的情绪词,数量上也更加丰富。(2)中韩学生在表示愉快的情绪词的音高上高于所在句子的平均音高,中韩学生在音域变化上较为接近,而英语和阿拉伯语为语言背景的汉语表达并不呈现这样的特征。(3)英语母语者在其母语表达和汉语表达上均呈现音域较宽的特点,阿拉伯语母语者汉语表达的音域仅次于英语母语者,中韩学生的音域则相对较窄。(4)英汉母语者在用母语表达含有情绪词的句子时,其语调特征符合情绪表达的基本特征,但是当留学生使用汉语说这些带有情绪词的句子时,其二语表达则不符合情绪表达的特征。最后,在这些发现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关于汉语情绪表达及其相关的语音教学方面的建议。
其他文献
清乾隆时著名诗人、宋诗专家厉鹗,继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后,从宋人文集、诗话、笔记以至山经、地志等各种珍秘典籍中搜集宋人诗歌及有关故事、事实,用二十余年功夫辑集三千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课改逐渐深入到了小学数学日常的教学当中,使得教学变得越来越严格。并且在现在的新的教育环境当中,学生的逻辑思维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小学数学课堂的重
采用组织块法对体质量为120~140 g的松江鲈Trachidermus fasciatus脾组织细胞进行短期培养并对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p H为7.2、温度为25℃的条件下,松江鲈脾组织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