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毫无疑问,在刑法学研究领域,“身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无论是在古代诸刑法中,还是在近现代刑法中,“身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无论是在刑事学理论中,还是在刑事司法实践中,“身份”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性意义。因为,它在各种刑法中的不同规定,不仅影响了实际的定罪量刑,而且反映了刑法的阶级实质,体现了法律的一个重要价值目标——公平。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成分复杂,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改革的深入、体制的转换,香港、澳门的回归,以及WTO的成功加入,“身份”问题变得更加重要起来,许多问题有待于解决,否则的话,我们将会面临很多的冲突与尴尬。研究问题应该从实际出发,对实践与理论应该都有所裨益,而这里的“实际”应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刑法作为法律的一种,它的内在实质即它是一类法律是刑法最大的实际,二是中国当前的实际。所以,笔者以此选题,从理论与实践两个角度对这个问题进行阐述。 本篇论文拟探讨三个问题:包括:①身份的基本概念问题②身份研究的刑法学意义③共同犯罪中的身份问题。现对以上三个问题做一简要概述: 1、身份的基本概念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将探讨如下几个方面:①身份的定义。身份在刑法学上的定义可谓百花齐放。笔者将采用典型列举的方式对各种定义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对这一概念有一个较为公允的理解与认识。②身份的法学特征。在这个问题上,各个法学家对它的理解只有简全之分并无正误之别,综合分析后认为:刑法学上的身份至少应包括四个特征,第一,身份的事实特征,它是指某种资格或关系的存在具有事实性,包含现实性与客观性两层含义,第二,身份的主体特征,指只有主体行为进入刑法规调整领域后,这时的身份才是刑法上所称的主体身份。第三,身份的本质特征,即身份必须而且能够影响行为人的刑事责任进而影响定罪量刑。第四,身份的法律特征,即行为人的某种特殊身份必须是由刑法明文规定的,既不允许参照更不允许类推,从而体现出刑法的严肃性与统一性。③身份的分类,作为一个外延十分广泛的概念,对它可以根据多个标准进行分类,自然也就可以得出不同的分类结果,笔者在文中列举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分类,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身份的含义与本质,并且最后笔者提出另一种分类角度以期得到各位专家的指正。④以我国现行刑法为基础,以分类列举的方式对刑法分则中的特殊主体进行简单归类。 2、身份研究的刑法学意义。这部分是本文的重点部份,因为搞清身份问题的根本目的,就在于搞清楚身份为什么会影响刑事责任并进而搞清楚其影响的程度,从便更好地完善立法,指导实践。在这一部份中将论及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身份为什么会影响刑事责任?其影响的理论依据又是什么?身份对刑事责任的影响是否与刑法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相违背?第二、身份对刑事责任的具体影响方式有哪些?笔者将结合刑法的有关规定对此进行阐述,第三、身份在司法操作中又有哪些具体的影响途径?第四、身份对定罪及量刑的意义。笔者将从理论上对此进行阐述. 3、共同犯罪中的身份。共同犯罪涉及自然人共同犯罪和单位共同犯罪两种情况。因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单位犯罪可以参照自然人犯罪处理,所以本文只探讨自然人共同犯罪情况。在自然人共同犯罪中将重点涉及这样几个问题:①无特殊身份的人能否构成有特殊身份要求的犯罪?②无特殊身份者与有特殊身份者能否构成有特殊身份要求的共同犯罪?如果能构成的话,可否同为实行犯?他们应如何定罪?③有特殊身份者作用于无特殊身份者实行有特殊身份要求的犯罪,他们在犯罪中应如何定罪?其地位又如何?因笔者水平所限而共同犯罪又是个相当复杂的问题。故只能做浅略讨论。 恳请各位老师多加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