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果酸纳米缓释片的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xiangzone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熊果酸(Ursolic Acid,UA),为五环三萜类化合物,资源广、毒性低、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肝炎、抗炎抑菌、降血脂、抗溃疡等作用,尤其抗肿瘤、抗氧化、抗肝炎作用显著,有望成为这一类新药。近年来,在基础研究、工业化提取分离、现代制剂形式和临床应用方面研究都有了十分重要的进展。  目前,有关熊果酸的制剂研究有利用β-环糊精制成包合物添加于食物中使用,制成冻干粉针剂作为肝靶向制剂以及制备成普通缓释制剂(规格为20mg/片,12小时的缓释)的相关报道,但受到生物利用度低的限制,熊果酸具有的生物活性并未得到充分、广泛的应用。本实验从提高其疗效及安全度,降低血浓峰谷现象,方便病人服药考虑,研制熊果酸纳米亲水凝胶骨架型缓释片,增加其临床剂型。  由于熊果酸属于疏水性药物,因此首先通过固体分散技术最大程度改变其水溶性,将其制成亲水性药物。本论文将 Poloxamer作为载体,采用溶剂-熔融法将熊果酸制成水溶性较好的固体分散体,在0.5%SDS的溶出介质中1h的累积溶出度达到92%,其水溶液的粒径在400nm以内。然后选用HPMC为缓释材料,加入一定比例的淀粉和乳糖作填充剂,采用正交设计法筛选出最佳处方来制备成规格为40mg/片,12小时的纳米缓释片。  首先通过预实验考察影响缓释性能的各项因素,最后确定影响熊果酸缓释片缓释效果的四因素为HPMC用量、粘合剂的种类、淀粉与乳糖比例以及压片硬度。每个因素取三个水平,选用L9(34)表,以熊果酸的释放度为指标进行正交实验,最终确定最佳处方:亲水凝胶骨架材料为HPMC(K100),用量为15%,淀粉与乳糖的比例为1:1,片剂硬度为8kg/mm2。  最优处方确定后,分别考察了制备工艺、释放介质、pH、不同方法、转速等因素对熊果酸缓释片体外释放度的影响。确定了实验室放大生产工艺为等量递增分级过筛;释放条件:介质为0.5%的十二烷基硫酸钠(磷酸盐调节 pH=7.00±0.05),转速为100rpm,方法为转篮法。  依照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有关要求,确定出可行的质量评价方法进行质量分析,制定出质量标准,并对生产的三批中试制剂进行了质量标准的分析和稳定性考察,为新药申报和工业生产提供了良好的临床前研究基础。  熊果酸纳米缓释片质量分析包括制剂的性状、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方面,其中含量和释放度测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经色谱条件摸索和方法学考察,能精密准确地测定样品含量;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熊果酸缓释片的质量标准;按此质量标准对中试三批制剂进行的质量检查,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体外释放规律拟合符合Higuich方程,12小时累积释放度达90%以上,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  中试三批制剂稳定性考察包括:影响因素试验(高温、高湿、光照),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影响因素试验结果表明熊果酸纳米缓释片对高温、光照稳定,在高湿条件下释放度略有加快,故在高湿条件下确定包装材料。实验结果显示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  试验结果表明,熊果酸纳米缓释片各项指标均较理想,体外释放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但是在体内能否得到类似的缓释效果,还有待于进一步试验证明。
其他文献
目的:证实DAXX可以通过PTEN/AKT信号通路,抑制VSMC增殖,为动脉粥样硬化性的血管病变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将DAXX的过表达质粒pc DNA3.1(+)-DAXX及DAXX的干扰质粒si RNA-DAXX,稳定转染至体外培养的VSMC中,RT-PCR、Western Blot检测转染效率;MTT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术检测VSMC周期情况;构建PTEN干扰质粒si RNA-PTEN,
本论文由四章组成,前三章分别论述了中新世丽江云杉和中新世乔松两种裸子植物化石木的化学成分,以及古墓中胡杨心材的化学成分。第四章对植物化石中的甾体、萜类和黄酮等化学成
本论文研究了由微生物发酵并提纯的活性单体成分LMC对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的体外抗癌作用。 我们首先利用SRB法检测了LMC对人卵巢癌细胞A2780的增殖抑制活性,其半数抑制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