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燃烧理论的区域创新系统衰退机理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vhu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不断强调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核心地位,要求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等,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而且随着经济竞争的区域化,以及在区域层面开展创新活动具备易于观察、利于隐性知识的共享、便于企业间开展合作等优点,使得在区域创新系统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载体,也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区域创新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遵从复杂系统的演化规律。现有的文献对区域创新系统的研究多从静态的角度研究其结构、功能和作用,对区域创新系统的动态演化过程的研究较少,且多是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耗散结构理论、自组织理论、生态学理论和生命周期等理论。虽然大多数学者均认为区域创新系统的演化一般要经历孕育生成期、成长期、高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但均未对衰退期进行详细的研究。但区域创新系统发生衰退又会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例如系统内创新产出能力、成果转化效率、协调性降低,系统内创新主体的恶意竞争、创新环境的恶化、创新规模萎缩,最终会导致区域竞争力下降,创新主体和资本的被迫退出,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因此有必要对区域创新系统的衰退机理和衰退识别进行研究。本文以区域创新系统为研究对象,首先,论述了复杂系统演化的动因及过程,并基于社会燃烧理论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衰退的机理,构建区域创新系统衰退可能性的动力学模型,填补了相关区域理论研究的空白。其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构成区域创新系统衰退可能性的动力学模型的两大变量:区域创新系统衰退的动因——燃烧物质、区域创新系统衰退的催化剂——心理水平分别进行了测度指标构建,并运用生态位理论、运用热力学基本理论构建燃烧物质的测度模型,又主要利用基尼系数构建心理水平的测度模型,最终达到对区域创新系统衰退可能性进行定量测度的目的。其结果反映了区域创新系统发生衰退的可能性大小,起到预警的作用,同时也能帮助区域识别创新系统发生衰退的原因并及时改进,达到优化区域创新系统的效果。最后,实证研究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区域创新系统衰退的可能性,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本文的创新点:(1)本文将社会燃烧理论引入区域创新系统衰退研究,并基于该理论分析了区域创新系统的衰退机理。(2)本文首次构建了区域创新系统衰退的测度模型,有助于及时识别衰退并采取措施尽量避免或减少衰退带来的损失。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建设工程企业对于风险管理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工程建设企业还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我们可以通过相关的风险治理,对于其基本的思路进行一个清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