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是当今世界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极力倡导的三种学习形式之一。作为一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在校学习成绩,而且是其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从小学阶段对教师和父母的依赖中逐渐摆脱出来,生理和心理都将发生较大变化,他们的学习方式也必将与过去大不相同。可以说初中阶段是小学和高中阶段重要的过渡时期,学生需要在初中阶段为今后的继续学习打好基础,从学习意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等诸多方面,为将来的继续发展做好准备。然而目前初中生自主学习的现状是:自主学习意识淡漠、自主学习方法和策略缺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缺乏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笔者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影响初中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原因有:学校的管理方式、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师生关系以及家庭教育方式。由于初中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在学校,他们学习和成长的领路人就是教师,因此,本文针对学校管理层面和教师层面提出了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学校管理层面,一是要转变育人理念,高度重视自主学习;二是全校参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三是改革课堂评价办法,关注学生的学;四是改革教师评价办法,实行多元评价;五是规范教学行为,关注作业的质与量;六是开展家校联合,增强教育力量;七是制定规章制度,落实各项措施。对于广大教师,本文建议:一是转变教育教学理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二是学习相关教育理论,有效指导自主学习;三是改革教学方式,教会学生学习;四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五是关注学生情商,挖掘内在动力;六是深入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打造自主高效课堂。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校领导者的高度重视,需要教师们的艰苦努力和不懈追求,还需要家长的支持与合作。改革教育教学方式,需要与传统势力、习惯势力做斗争,需要放眼未来的胆识和超越自我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