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金森病是一慢性、进行性中枢神经变性疾病。临床上以与运动功能相关症状如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平衡异常为丰要特征。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到来,帕金森病患病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老年人运动障碍和日常生活活动的最常见原因。由于病因治疗的效果没有预计的好,需要融入多种手段的综合治疗以达到控制症状、延缓疾病发展的目的,运动治疗是近期被越来越多人关注的一种热门手段。
研究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规律的运动治疗,应用Hoehn—Yahr分期、第一步长、自由步行速度、“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GUG)、Berg平衡量表(BBS)、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UPDRS)等手段进行康复评定,比较运动治疗前后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变化,分析运动治疗对帕金森病治疗的作用,为帕金森病的功能评定和治疗提供临床依据。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
选取帕金森病患者40例,所有受试者均来自2007年4月至2008年4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门诊及住院病人。根据患者入组时间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药物和运动治疗组)和对照组(药物治疗组),其中观察组20人,对照组20人。实验场所及用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康复科门诊诊室及走廊,走廊长28m宽2.5m有足够空间进行康复评定和训练,且来往人很少,消除他人干扰。高度适中的带扶手椅子两把,凳子一个,矮凳一个(高25cm),彩色胶带数卷,卷尺一只,记号笔一只,秒表一只(精确到0.01秒)。
干预措施:
所有受试者均继续接受抗帕金森病药物治疗,并在此期间保持药物种类、数量和服用时间不变。实验组给予持续6周的运动治疗,包括每天2次、每次约45min的运动治疗(包括腹式呼吸、面部运动、伸展运动、下肢肌力训练、平衡训练)及每天30min步态训练。要求受试者家属每天监督训练并在帕金森病运动治疗监督卡上签名确认。
康复评定方法:
运动功能评定采取步态参数(第一步长、自由步行速度)、“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运动部分(LJPDRS-Ⅲ)、平衡功能评定采取Berg平衡量表(BB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采取统一帕金森病评分量表日常生活活动部分(UPDRS-Ⅱ)。
结果:
1.两组受试者性别、H-Y分期、年龄、简易智能精神状态评分(MMSE)、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两组受试者入组时同性别第一步长、自由步行速度,及TUG、BBS、UPDRS-Ⅱ、Ⅲ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3.6周后两组比较显示:第一步长、自由步行速度、TUG、BBS、UPDRS-Ⅱ、UPDRS-Ⅲ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1.结合了视听觉提示的步态训练能改善帕金森病步态障碍,提高步长、步行速度。
2.运动治疗能改善帕金森病平衡能力、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3.在研究过程中观察到:站立位手臂前伸、原地360°旋转、一脚在前站立、单脚站立及外力干扰反应是帕金森病患者常出现的平衡障碍,并可通过强化训练改善功能,这些方法可成为帕金森病标准康复治疗中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