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北地区马铃薯品种结构单一和退化严重是制约当地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急需筛选出适合当地气候与栽培模式下优质高产的马铃薯新品种。本文于2017年和2018年在陕北榆林市马铃薯试验站进行,以新引进和当地农户主要种植的29个马铃薯品种(冀张薯8号、甘引薯1号、希森3号、希森5号、希森6号、苏兰1号、荷15、定薯3号、陇薯7号、夏波蒂、费乌瑞它、冀张薯12号、中薯7号、YL1106-68、冀张薯20号、陇薯10号、大同里外黄、天薯11号、中薯19号、牛角红、心里美、青薯168、陇薯11号、无性1代、L08104-12、LZ112、天薯12号、老红皮、陇薯9号)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马铃薯品种的品质指标和土壤理化性质,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以下结论:(1)明确了适合陕北地区种植的食用马铃薯新品种。苏兰1号、希森6号、老红皮、天薯11号产量高于其他马铃薯品种的产量,淀粉含量、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高于其他马铃薯品种,还原糖含量低于其他马铃薯品种。这四个马铃薯品种的主成分排名靠前,两年的主成分因子对原始数据表达分别为75.1%和79.1%。甘引薯1号、中薯7号、陇薯7号、荷15等多个品种的产量、淀粉含量、维生素C含量、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总糖含量低,不适宜在陕北地区大面积种植。(2)辨析了适合陕北地区种植的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种。苏兰1号、希森3号、希森6号、LZ112和陇薯11号可作为加工型马铃薯专用品种种植。希森3号和苏兰1号的产量和淀粉含量高于其他马铃薯品种的产量和淀粉含量,符合全粉加工型专用品种要求。希森6号的单株块茎重量大,产量高,可作为饲料加工型专用品种种植。LZ112产量高且淀粉含量也高,但营养价值不高,可作为全粉加工型和饲料加工型专用品种。陇薯11号各项品质指标都符合炸薯片和炸薯条的加工型专用品种要求。(3)探明了陕北地区不同马铃薯品种根层土壤养分分布规律。陕北地区主要种植马铃薯的跟层土壤养分残留量由多到少为速效钾、有效磷和硝态氮,随着土壤土层深度的增加速效钾、有效磷和硝态氮的含量逐步减少,在0-60 cm的土层深度的土壤养分残留量高于60-100 cm土层的土壤养分含量降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根层土壤的pH值也随之变大,含水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养分残留含量与土层深度呈负相关关系,整体呈“上高下低”的分布规律。(4)揭示了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与土壤养分含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马铃薯品质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电导率与淀粉、还原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含水量只与淀粉含量存在显著性负相关;碱解氮与蛋白质含量极显著正相关;速效钾与淀粉含量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总糖显著正相关;硝态氮与淀粉、可溶性总糖极显著负相关,马铃薯的产量只与土壤硝态氮含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土壤pH值、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与各品质指标相关性都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