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拥有6亿左右的农村常住人口。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陕西地处西部地区,农业资源丰富,农耕历史悠久,近一半人口以农业生产为主。随着“一带一路”的建设和乡村振兴等战略举措深入实施,陕西省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可支配收入变多,消费需求和能力都有所增加,带动了消费支出结构的变动。因此,陕西省农村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能够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而且有利于提升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福祉,促进农村繁荣。本文基于“农村金融和农村居民消费发展现状—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结论建议”的研究思路对陕西省农村金融与农村居民消费问题进行研究,首先,梳理总结了研究金融发展与居民消费关系、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农村信贷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居民收入关系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其次,在农村金融理论、消费理论的基础上,基于2005-2018年陕西省的宏观统计数据,分析了陕西省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和农村居民消费现状.再次,根据消费函数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分析陕西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最后,提出政策建议。以农村金融理论为基础,本文实证分析了陕西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因素及其效应。研究发现:(1)陕西省农村金融发展质量与农村金融发展深度两者和农村居民消费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农村金融发展效率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贡献率低。(2)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直接影响主要表现为消费信贷扩张引起消费需求增长,而间接影响更为深远,主要表现在农村金融发展一方面可以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消费环境,促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在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降低预防储蓄,释放潜在购买力等。(3)陕西农村金融发展对于提高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具有积极作用。本文建议:(1)扩大消费信贷,释放购买力和资金流动性(2)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农村各项商业保险。(3)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完善金融体系;非正规金融的正规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