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构数字接收机的研究与实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harufeif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雷达和通信等电子系统中,面对日趋复杂的电磁应用环境,迫切的需要一种通用的软硬件平台,来解决不同系统间传递信息的互通性和兼容性以及最大限度的完成多波段、多模式下的信号接收。可重构数字接收机便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通过硬件的可调谐,软件的可编程来实现不同频段信号的接收。可重构数字接收机具有通用性、实时可调性和可扩展性等特点。本文在研究近年来可重构数字接收机国内外相关的文献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一种基于二次采样的可重构接收机结构。分析了这种可重构接收机的基本原理,并进行了性能分析;在考虑国内器件水平以及实现难度上,提出了具体的接收机实现方案,并进行实际的仿真验证和各模块的设计。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对已经提出的可重构接收机方案进行分析,说明基于二次采样结构的可重构数字接收机在可重构接收机领域的优势,以及采用该结构的原因,并对该结构的原理以及可实现性进行分析。2.分析经典的可重构数字接收机结构,分析每个可重构接收机系统的优缺点。提出切实可行的可重构数字接收机方案,并对所提出的方案进行理论分析。3.针对提出的可重构数字接收机方案,分析了影响接收机系统信噪比的噪声来源,并对主要噪声来源——时钟抖动进行了建模和信噪比补偿。4.提出了接收机系统实现的技术指标,并对主要器件进行了器件选型。这包括ADC、FPGA、时钟芯片和电源模块。5.对数字前端进行了设计,编写数字模块的软硬件语言代码,使用软件和硬件仿真平台对数字前端的各模块进行了仿真验证。6.使用所选ADC、FPGA和时钟芯片等器件搭建整个接收机系统,然后对数字前端的各个模块进行实现。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可重构数字接收机方案满足课题设计要求。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不同剂量凝血酶注射在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00年6月至2016年6月间,26例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本文针对安全性要求非常高的民机刹车系统,介绍了验证其性能和排故等的一个比较先进的方法——HWIL硬件在环仿真方法,给出了HWIL刹车试验平台搭建方法,比较了HWIL相对于传统
本文从物、制度、人三方面分析了影响高校"互联网+"统战工作的主要因素,并从构建科学的"互联网+"统战平台、加强培训提升高校统战干部素质两个方面提出了创新高校统战工作模式的对
以色列莱舍夫公司开发出一种农用移动实验室。这种实验室具有多种功能,可进行土壤综合调查、水源和作物生长分析、农药、化肥检测和作物病虫害诊断、防治等。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各个领域都呈现出飞速发展的状态,但与此同时,我国的生态环境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恶化.为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人们越来越重视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反
利用晶界工程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金属材料的力学、化学及磁学性能,因此,晶界工程已成为金属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本文对晶界工程的基本理论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近年来
以6个马铃薯品种为供试材料,在块茎增长期进行分期取样,对不同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形成情况进行比较,了解不同品种的块茎发育特性,为特定品种配套适宜栽培技术提供基础数据。结
为了探讨微生物催化合成红景天甙的可能性,从红景天根系土壤中筛选出了五个菌株,比较了它们合成红景天甙的能力,确定F1菌株为合成红景天甙的出发菌株,经鉴定该菌株为米曲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