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家庭中儿童受虐是一种严重侵害儿童权益的犯罪现象,影响儿童健康成长,给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严重损害。因此,研究此类犯罪的防控,对儿童保护实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对犯罪现象及原因的研究是犯罪防控开展的前提;对国内外犯罪防控现状的掌握是提出完善我国家庭中儿童受虐防控建议的基础。为此,本文详细分析了2000至2016年间1100例媒体报道的发生在我国家庭中的儿童受虐案例,总结此类犯罪现象所呈现出的特征、规律,探讨此类犯罪的发生原因,并总结了国内外针对儿童受虐在不同防控阶段所采取的措施,最后,以此为基础提出防控此类犯罪的建议。具体来看,本文分为五部分:一、对家庭中儿童受虐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首先,明确了使用“儿童受虐”一词的合理性;其次,界定“儿童”的含义;再次,梳理“儿童虐待”的定义;最后,明确界定家庭中儿童受虐的概念。二、对家庭中儿童受虐防控的基本问题展开论述。首先,对家庭中儿童受虐防控进行界定;其次,论述当前开展此类犯罪防控的困难;最后,论证完善我国此类犯罪防控的可行性。三、针对家庭中儿童受虐的犯罪现象及原因展开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其一,通过案例分析,对此类犯罪现象开展研究,总结此类犯罪在空间、受虐儿童、施虐者、等方面的特点。其二,探讨此类犯罪的发生原因,这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儿童受虐的自身因素等要素。四、对国内外家庭中儿童受虐的防控现状进行考察。本部分分别从儿童受虐的事前防控、受虐儿童的发现与虐童事件的介入、事中防控、事后防控四个方面,论述国内外家庭中儿童受虐防控的现状。五、提出完善我国家庭中儿童受虐防控的建议。本部分以前文的分析、论证为基础,针对我国在此类犯罪防控中存在的不足,在借鉴域外国家和地区经验的基础上,从立法、防控组织、被害预防等方面提出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