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隧道施工监测及数值研究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fgzs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隧道规模不断扩大,不但数量增加,而且都向着长大化、施工环境复杂化方向发展。城市隧道受地形及城市建设规划用地及邻近既有建筑物的限制,其空间位置、平面布置以及线间距等技术参数一般难以满足围岩稳定性影响范围和普通设计规范的要求。因此,迫切要求对这些隧道进行施工力学研究。论文以重庆轨道交通一号线7标工程为背景,结合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项目—城市软弱围岩浅埋大跨下穿构造物、上跨既有线的暗挖车站施工技术,针对大跨地铁车站上跨既有线条件下的隧道施工等问题,运用理论分析、现场观测试验、数值模拟分析等方法,进行隧道施工力学行为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对圆形隧道开挖后的力学特性及围岩稳定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隧道开挖后围岩塑性区集中是导致围岩失稳的重要原因,围岩稳定性受地质因素及动态施工因素的影响。  2.对重庆市轨道交通一号线大坪车站施工过程中的隧道周边位移收敛、拱顶下沉及钢拱架应力进行现场监控量测,其监测结果表明,采用双导洞开挖大跨度隧道,其周边位移、拱顶下沉及钢拱架应力最初增长较快,开挖核心土时导致各监测量发生突变,而最终各监测量收敛,隧道处于稳定状态。这说明采用双导洞开挖大跨度隧道施工方法是合理的。  3.大坪车站ⅤA断面段隧道动态施工数值分析得出,核心土的开挖导致拱脚和拱腰处围岩的最大主应力变大,而拱顶处围岩由于核心土的开挖导致应力释放出现卸荷区。  4.大坪车站ⅤB断面跨越段动态施工数值分析得出,跨越段承台梁的弯矩主要集中在运营线的正上方附近部位,其他部位较小。人工挖孔桩的轴力分布,靠近运营线的桩轴力较大,远离运营线,桩轴力较小。跨越段围岩开挖,车站主体结构采取桩+承台的方法跨越区间隧道,此种方法施工后,已运营线衬砌的应力、位移不大,此法取到了很好的效果。  5.通过大坪车站Ⅴ级围岩隧道施工数值分析和监测结果比较发现,两者在位移、应力结果上有一定差异,但两者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所以,应将二者分析耦合起来,以达到科学真实反映围岩支护变形和应力特征的目的。  
其他文献
该文基于分形理论,依据大量室内、外试验资料在国内首次较系统地研究了砂土的分形效应.考虑到砂土的随机性、模糊性及非规则性,采用随机-模糊回归方法求出了砂土的粒度分布分
铅销橡胶支座(LRB)既是隔震装置,又是耗能阻尼器.该论文研究了它应用于刚性基础梁桥上的减震机制,提出几种计算分析模型并编写了相应的分析程序,通过算例研究了场地土特性、
在现代工业建筑中,滑模施工工艺在大直径筒仓结构中被广泛采用。煤炭筒仓基础也愈来愈多地使用大体积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因温度应力场导致的结构非荷载性开裂现象,已是工程界关
该文在评述国内外砌体结构剪压复合受力性能研究和试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单砖双剪面模型试验,进一步研究了砖砌体的剪压复合受力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这种相关性与砼的规律较
海口世纪大桥为双塔双斜索面斜拉桥,地处中国遭受台风侵袭频度最大地区之一,为了对其刚度做出充分估计并确定临界风速,研究成桥的抗风稳定性,该文介绍了大桥的情况,采用FORTR
中国的中小跨径桥染已经越来越多地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板桥,这种装配式的简支梁板,受力明确,施工方便,耐久性好.特别是近来,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中国在中小跨径预应力混
网架结构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广的结构形式,多用于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中。近年来全球地震频发,若对网架结构仍采用传统抗震理论设计,其经济性和安全性很难满足。约束屈曲支撑(简称B
索-混凝土板预应力组合网架是组合网架与预应力技术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型预应力空间结构体系,它可以实现承重、轻盈和经济三者相统一的效果,是值得研究和推广结构形式。该新
近年来,钢管及钢管混凝土结构广泛地应用于海洋结构、土木结构、航空航天等许多领域。空间钢管结构之所以能三维受力,节点起着关键的作用。K型管节点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一种节点
该文在总结有关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资料基础上,摸索出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途径,配制出强度达到C,坍落度达20cm的高性能混凝土, 并用于配制密筋高性能混凝土,其立方体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