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预防接种是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中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预防接种服务在高度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动用社会资源建立了有效的卫生防疫体系,推行的“以预防为主”的卫生战略曾被世界银行赞誉为“成功的卫生革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卫生资源的配置政策发生了调整,卫生防疫体系发挥的作用一度发生了退化。SARS疫情使中国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的作用得到迅速加强,特别是在疾病监测与传染病防控等方面,在加强公共卫生体制的公平性,提高卫生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以及建立卫生领域更加完善的责任体制和实施体制方面作出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廉价方便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将在15分钟服务圈内得到保障,免疫接种的服务随着社区卫生系统的发展,有从乡镇集中接种回归到下级社区站的趋势。同时随着生物科技的日益发展、群众服务需求的不断变化,免疫规划服务的内容不断拓展。但是我国的预防接种工作在传统管理理念的影响下,在当前政策体制和服务机制的困扰下,还存在着如下的问题:传统官僚行政模式导致管理模式僵化、流程规范滞后,职能导向型管理导致组织机构臃肿、服务效率低下,现行服务的方式和流程已经不能满足顾客的需求,不能适应现代管理的要求,也不能顺应医疗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
研究预防接种服务流程及其政策支持,对于提升服务效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研究运用公共管理理念和现代管理思想,从宏观政策支持和微观业务流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着眼于流程和实现方式在更大范围内、更高层次上的调整,以实现公共服务水平和效率的整体提升。
宏观层面,重新审视了我国公共卫生服务的政策保障机制,研究发达国家公共服务效率提升的具体经验,运用SWOT工具对现行服务系统进行战略分析,提出免疫预防政策支持系统的构建原则,以及适合我国国情的构建策略。提出了改革传统行政管理、实行基本卫生服务均等化和完善公共财政制度、规范有偿服务的政策建议。
微观层面,对于长期习惯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进行反思,提出通过业务流程再造推行流程化管理模式是解决职能管理弊端的方案之一;从顾客服务需要和客观实际出发,对现行服务流程进行了整理、优化和重新设计,受流程再造思想和一站式服务的启发,设计了适合1-2人从事的、区别于“一厅式”的一站式全程服务的流程再造建议,解决了现有服务规范不能根据服务量灵活调整团队规模的问题,从而为预防接种服务下沉社区以及建设数字化门诊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