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慢性肾脏病(CKD)在我国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约2%的CKD会进展至终末期肾脏病(ESRD),需要通过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腹膜透析作为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的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得到了政府的重视与支持,被列为国家计生委重点支持和发展技术。由于腹膜透析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易掌握、可居家治疗以及花费相对较低等优点,近年来也被越来越多的肾脏病患者接受。随着腹透技术的广泛开展,腹透患者的人数显著增加,腹透技术生存率和患者生存质量等问题的重要性逐步显现,提高腹透患者生存质量,促进患者回归社会以及减轻家庭负担也是目前腹透治疗的重要内容。评估腹膜透析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条件,分析研究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相关因素的报道也层出不穷,目的是为了使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使腹膜透析治疗的效果得到进展,使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率得到提高。用于评估腹膜透析患者生存质量的方法有很多。KDQOL-SFTM生存质量评估量表是针对患者的肾脏病及透析相关生存质量,以及一般生存质量等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综合调查和评价的量表,多个国家的包括以亚洲人群等多种族人群为对象的相关研究检验了其有效性和可靠性。因此,本研究采用KDQOL-SFTM生存质量评估量表作为CAPD患者生存质量的评价方法,对入选的沈阳军区总医院腹膜透析中心94例CAPD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并初步探讨影响CAPD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目的】1.进行CAPD患者的生存质量调查。2.初步探讨影响CAPD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1.使用KDQOL-SFTM生存质量评估量表对CAPD患者的生存质量进行评估,并按其评分方法对各维度进行分值转换。2.分层评估不同性别、不同年龄(≤40岁、40~60岁,≥60岁)、不同透析龄(≤12个月,12~24个月,≥24个月)CAPD患者的生存质量,同时对各层CAPD患者生存质量进行对比分析。3.评估CAPD患者的营养状况、透析充分性、残存肾功能、微炎症状态,并分析以上因素与CAPD患者的生存质量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1.CAPD患者总体生存质量状况评估入选94例CAPD患者KDTA总体评分为66.5±6.2,SF-36总体评分为58.1±8.1。2.按性别分层评分及对比分析在入选的94例CAPD患者中,男性47例,女性47例。不同性别CAPD患者生存质量总体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KDTA分支的肾病给生活带来的负担(BKD)、认知功能(CF)领域,以及SF-36分支的体能(PF)、体力所致工作和生活受限(RP)领域,男性与女性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按年龄分层评分及对比分析入选的94例CAPD患者,年龄范围25~87岁,平均年龄为56.85±14.40岁,其中≤40岁患者15例,40~60岁患者34例,≥60岁患者45例。不同年龄段CAPD患者生存质量总体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SF-36分支的体能(PF)领域,不同年龄段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按透析龄分层及比对比分析入选的94例CAPD患者中,CAPD治疗≤12个月患者47例,治疗12~24个月患者26例,治疗≥24个月患者21例。不同透析龄患者的KDTA总体评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SF-36总体评分方面,三组患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SGA评分、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与生存质量总体评分存在相关性,而体重指数(BMI)与生存质量总体评分无相关性。6.Kt/V、残存肾功能与生存质量总体评分存在相关性。7.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与生存质量总体评分及各分支领域均无相关性。8.SGA评分、Kt/V是影响CAPD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结论】1.持续性非卧床式腹膜透析患者的生存质量不受性别和年龄影响。2.营养状态(SGA、ALB、HB)、腹膜透析充分性(Kt/V)、残存肾功能均是CAPD患者生存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3.在本文分析的影响因素中,SGA评分、Kt/V是影响CAPD患者生存质量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