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诵读对培养韩国汉语学习者汉语语感的作用

来源 :华侨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b110701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培养汉语学习者的汉语语感是教学的核心目标和基本任务。正确把握现代汉语的节奏有助于提高汉语学习者的汉语语感。就汉语而言,诗歌,尤其是格律诗非常注重格律和节奏。在诵读中,朱光潜认为“诵”主要针对现代诗歌,重在表达语言的节奏。而注重节奏和格律的现代诗歌——格律体新诗,以现代白话和现代汉语为书写材料,追求自然节奏,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现代汉语的节奏特征。因此在汉语国际教育实践中,现代汉语格律体新诗应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汉语语感学习材料。如何确定格律体新诗的各级节奏单位和它们所形成的单位层级序列,是格律体新诗研究的重点之一。然而,现有相关研究因以定性研究为主,很多结果,尤其是关于其节奏单位的“顿”节奏理论一直未能定议。因此,本文先运用计量语言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在诗家们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以100首格律体新诗为样本,讨论诗歌节奏单位的相关计量特征,采用“门策拉——阿尔特曼定律”建模,收集诗歌节奏数据,确定了划分格律体新诗节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诗行(以顿为单位)——顿(以字为单位)——字”的节奏单位层级序列无法与门策拉——阿尔特曼定律相拟合。(2)“诗行(以顿为单位)——顿(以词为单位)——词”的节奏单位层级序列能够很好地与门策拉——阿尔特曼定律相拟合。据此认为,目前“诗行——顿——词”的节奏层级序列更科学、合理,即“诗行”、“顿”和“词”是相邻的节奏单位,构成连续的节奏层级。为验证数据结果,以《再别康桥》为样本,以“诗行——顿——词”节奏单位层级序列为指导,划分了该诗的节奏。以该诗为学习材料,在韩国木浦随机选择当地的十位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为实验对象,实施了学习格律体新诗以培养汉语语感的实验。结果表明:训练格律体新诗节奏在帮助这些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提高语音感知能力、语法表达能力和语义理解能力等方面具有有效性,或将有助于培养其汉语语感。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供肝动脉变异类型,术中损伤原因及植入前重建的方法。方法1993年10月至2004年1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肝脏移植中心共行供肝切取和修整术600例,术中记录肝动脉变异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倦怠普遍存在于各个行业中,对人们的日常工作及生活造成不利影响。现有研究表明,教师群体在高压状态下,心理及生理容易受到消极影响,从而产生职业倦怠。作为教师群体的一员,幼儿教师由于教育对象为幼儿存在特殊性,工作内容比较繁琐,需要承担安全责任,同时面临多重角色转换的问题,这使得幼师群体成为职业倦怠研究的焦点之一。本研究选取厦门市不同办园体制幼儿园,对265名幼儿教师进行研究。
近年来,旅游活动中人们日益追求健康、养生,“大健康”产业大发展极大满足了人们的这种需求,不断进入人们的生活视野。而结合二者的康养旅游,顺应市场发展前景,潜力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