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培养汉语学习者的汉语语感是教学的核心目标和基本任务。正确把握现代汉语的节奏有助于提高汉语学习者的汉语语感。就汉语而言,诗歌,尤其是格律诗非常注重格律和节奏。在诵读中,朱光潜认为“诵”主要针对现代诗歌,重在表达语言的节奏。而注重节奏和格律的现代诗歌——格律体新诗,以现代白话和现代汉语为书写材料,追求自然节奏,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现代汉语的节奏特征。因此在汉语国际教育实践中,现代汉语格律体新诗应可作为一种有效的汉语语感学习材料。如何确定格律体新诗的各级节奏单位和它们所形成的单位层级序列,是格律体新诗研究的重点之一。然而,现有相关研究因以定性研究为主,很多结果,尤其是关于其节奏单位的“顿”节奏理论一直未能定议。因此,本文先运用计量语言学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在诗家们现有研究基础上,结合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以100首格律体新诗为样本,讨论诗歌节奏单位的相关计量特征,采用“门策拉——阿尔特曼定律”建模,收集诗歌节奏数据,确定了划分格律体新诗节奏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1)“诗行(以顿为单位)——顿(以字为单位)——字”的节奏单位层级序列无法与门策拉——阿尔特曼定律相拟合。(2)“诗行(以顿为单位)——顿(以词为单位)——词”的节奏单位层级序列能够很好地与门策拉——阿尔特曼定律相拟合。据此认为,目前“诗行——顿——词”的节奏层级序列更科学、合理,即“诗行”、“顿”和“词”是相邻的节奏单位,构成连续的节奏层级。为验证数据结果,以《再别康桥》为样本,以“诗行——顿——词”节奏单位层级序列为指导,划分了该诗的节奏。以该诗为学习材料,在韩国木浦随机选择当地的十位中高级汉语学习者为实验对象,实施了学习格律体新诗以培养汉语语感的实验。结果表明:训练格律体新诗节奏在帮助这些中高级汉语学习者提高语音感知能力、语法表达能力和语义理解能力等方面具有有效性,或将有助于培养其汉语语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