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随机分组对照,探究口服颈腰痛煎剂Ⅰ号方对于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术后腰痛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选取2016年12月到2019年3月期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二科住院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行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手术后一周仍存在腰痛症状,且经中医辩证分析均属血瘀气滞证型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分组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术后均给予相同的治疗措施(即常规对症治疗及腰椎功能康复锻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于术后一周给予口服洛索洛芬钠片,治疗组于术后一周予颈腰痛煎剂Ⅰ号方口服治疗。本研究的疗效评价模式采用VAS、ODI、JOA评分及中医症状积分予以记录。VAS评分用来评估患者的腰痛缓解状况,JOA评分评估患者腰椎功能的恢复状况,ODI指数评分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中医症状积分评估患者经治疗后的中医症状改善情况。分别统计治疗前、治疗后半个月、1个月及疗程结束后2个月的上述评分结果,并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以此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所表现出的疗效差异。结果:1.组内比较:在VAS、JOA评分以及ODI评分方面,两组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VAS评分比较:两组在治疗后同一随访时间上相比较,P>0.05,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间JOA评分比较:在治疗半个月和1个月时,治疗组JOA评分升高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程结束后2个月时,两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间ODI指数比较:在治疗半个月和1个月时,治疗组ODI指数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程结束后2个月时,两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组间中医症状临床总疗效比较:经秩和检验,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在中医症状疗效差异上测得P<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脊柱内镜手术后,配合口服颈腰痛煎剂Ⅰ号方,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术后腰痛症状,也有助于促进术后腰椎功能的快速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质量。对于某些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脊柱微创术后仍遗留不明原因腰部疼痛的患者,本方可作为一种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辅助及补充治疗手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