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多重核心配筋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jdshe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兰州某地铁站房为满足使用要求,结构选型为大跨度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框架柱采用了多重核心配筋的形式。本文以该实际工程为例,对多重核心配筋节点进行了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进一步对采用多重核心配筋形式的框架结构进行了弹塑性时程分析,并对该结构的抗倒塌性能进行了评估,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通过3个多重核心配筋框架节点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轴压比和柱剪跨比两个试验变量对节点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件均发生梁端塑性铰破坏,节点核心区未发生可识别损伤,表现出“强节点、弱构件”的破坏特点;轴压比越大,水平承载力越高,耗能越好,试件刚度越大,但前期刚度退化速率更快,延性更差;柱剪跨比越大,水平承载力越低,延性越差,试件刚度越小,但滞回环更饱满,耗能能力更好。(2)基于已有混凝土本构模型,建议了多重核心配筋形式下各层约束混凝土本构关系的计算方法,给出该新型节点单元模型及其参数确定方法,建立了多重核心配筋节点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建议的本构模型计算方法和参数确定方法能较好地预测该类新型节点的受力性能。(3)对采用多重核心配筋形式的复杂框架结构进行时程分析,对比常规框架结构,分析了两种框架结构在罕遇和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位移响应和内力响应。结果表明:框架柱中采用多重核心配筋能减小结构的位移响应,提高结构刚度,更有利于满足“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目标。通过分析复杂框架结构的塑性铰发展过程,发现该复杂框架结构的薄弱环节为第三层,破坏过程为梁端破坏先于柱端,中间层柱端和各层梁端破坏显著,表现出“强柱弱梁”的地震反应特点,结构在三层和四层发生了层屈服破坏。(4)在增量动力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地震易损性分析方法,进一步对该复杂框架结构的抗倒塌能力进行评估,建立了结构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和易损性模型。研究结果表明:结构能够满足“三水准”设防目标,且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倒塌破坏易损性曲线增长缓慢,结构发生突然倒塌破坏的概率较低;结构能够有效抵抗罕遇地震,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也具有较高的抗倒塌能力。
其他文献
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是高能量损伤所致的创伤后肘关节脱位合并桡骨和尺骨冠突骨折的创伤型损伤。由于肘关节脱位合并桡骨及冠突骨折临床预后一直得不到有效提高,预后效果不好导
CO2驱油发生气窜后,采出液中CO2气体含量会逐步提高,在气液分离器的设计中,为实现CO2气体的有效解吸,只能凭经验适当延长采出液在气液分离器内的停留时间,往往效果不佳,导致
为了促进弹道导弹远程预警雷达(EWR)早期预警能力的发挥,对EWR在既定威胁场景中的优化配置问题进行了研究。首先,分析了EWR优化配置的要求和目标;其次,讨论了EWR待选配置区范
近年来,衢州市交通局按照全省交通工作统一部署,围绕“构建四省边际交通枢纽”一个目标,确立“特色推进、又好又快发展”两个理念,做好“服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社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展及饮食、生活方式的改变,慢性肾脏病(CKD)在我国的发病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且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患病人群也不断增大[1]。肾移植是目前治疗ESRD改善
水产品中重金属能力验证是衡量水产品检测实验室检测水平的方法之一。文章从样品消解、仪器性能、标准曲线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了对水产品中重金属铅、镉、总汞、总砷检测能力验证的关键技术的要点控制,以确保获得相对准确的能力验证结果。检测能力验证对实验室检测资质的评价,实验室水产品检测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探讨应用红景天加鲜芦荟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性静脉炎的有效措施.方法对80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根据静脉炎经中重分别采用适量红景天(
[目的]探讨全脊柱截骨矫形联合应用前方钛网支撑治疗100°度以上胸腰段角状后凸畸形的治疗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8年3月~2011年3月采用经后凸顶椎全脊柱截骨矫形内固
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法测定总铬[1],过硫酸铵的用量直接影响测定结果.用量过少,三价铬不能全部氧化为六价铬;用量过多需加入氯化钠除去过量的过硫酸铵及反应产生的氯气,需两次加
石化行业废水的总量大、污染较严重,各国的排放标准逐步提高,因而,有必要进行废水处理。目前,国际上主要是针对特定废水的特性采用相应的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