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qqmyquanq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发展,在整体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同时,取得了一系列伟大的成就。但与此同时,我国城市与农村的差距逐渐拉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也长期困扰着党和国家政府。中共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政府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并将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又对农村发展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中共十八大报告又进一步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议提出“城乡二元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必须要“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众所周知,农村的最基本制度就是土地制度。土地作为农业、农村、农民生产和生活的最基本保障长期影响着社会的整体发展。在我国,由于长期存在着二元的土地结构,造成了农村土地制度的缺陷。伴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农民的权益得不到根本的保障,损失惨重。在城乡一体化的视角下,研究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解决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与之相配套的改革方案迫在眉睫。本文立足于“城乡一体化”的时代进程,对“城乡一体化”理论和“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理论进行了历史梳理和内涵界定。通过回顾城乡一体化理论的历史起源与近代发展,肯定了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合理性;通过分析我国近现代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厘清了变革过程中我国城乡关系的波动变化,并讨论了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如何改革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制度。首先,本文概括分析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客观要求,提出了改革现有农村土地制度的必要性。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我国农村土地制度要具备明晰、完善的土地产权制度,规范、统一的土地流转制度,科学、合理的土地规划制度,健康、健全的征地补偿制度和积极、有效的生态补偿制度。而后,本文以城乡一体化的视角为研究基础,详细分析了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农村土地产权制度问题,农村土地制度的平均化与效率化的矛盾问题,政府、企业的利益实现与农民权益的矛盾问题以及农村土地资源紧缺与耕地破坏、土地浪费的矛盾问题。最后,通过综合分析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客观要求,辩证看待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结合专家学者的改革建议和对策,本文提出了四点改革路径的思考,分别是:优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改革征地补偿制度、完善土地流转市场,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重点保护农村土地。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盆栽生物试验,对小麦、大豆、棉花、玉米等栽培作物的苗期耐盐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棉花较为耐盐,玉米、小麦次之,大豆耐盐性最差。不同作物各组织中钠的浓度和累积量
2005年7月21日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10年6月19日,中国承诺增强人民币交易的灵活性,央行决定进一步推进人民
脊髓损伤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脊髓结构、功能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运动、感觉、自主功能障碍,是脊柱损伤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一种严重致残性疾病,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巨大的生
目的:探讨去肾交感神经术(renal sympathetic denervation,RDN)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功能及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微球栓塞前降支中远端构建AMI猪模型。实验分组为:对照组
青海有丰富的盐湖资源,盐湖钾肥生产带来的副产品对盐湖资源与环境污染严重。本文阐述了水氯镁石、废弃的石盐,以及石灰法生产镁砂工艺、利用水氯镁石电解生产镁工艺等对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生态农业迅速发展,以新型绿色防控技术为核心,绿色果品、有机果品是苹果生产的方向。绿色防控不仅省工、省力、成本低廉
豫东乡土建筑良好的空间感受、空间体量、空间内涵对现代居住环境设计有着很好的启发。作为中原乡土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豫东乡土建筑具有自由的个性和丰富多彩的变化。
卫生部和国务院医改办日前在京召开的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工作会议提出,县级医院改革将从今年开始试点,卫生部将同有关部门从全国选择300个县级医院开展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结合工程实践,归纳总结出附着升降脚手架的常见安全隐患,并根据附着升降脚手架受力特点,针对承力挑梁安装精度及预留孔设置问题进行了讨论,进而对附着升降脚手架的使用提出了
大数据时代全新的信息采集与分析方式对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采用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的方法来进行学科建设。本文阐述了大数据时代高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