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诗歌散文的审美化生存之思

来源 :东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m_6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电视文艺的多元化发展、娱乐浪潮的风起云涌、纪实手法的推陈出新以及电视剧的佳作频出,我们今天所面对的电视景象是十分诱人的。消费社会、读图时代、大众狂欢、文学末路,这一切都在逼仄着电视艺术的天地。实际上并不是人们放弃了审美的理想,而是艺术的话语几乎无从谈起、艺术缺乏萌发的广阔沃土。因此,面对收视率和商业利润等诸多生存的压力,过于激烈的指责显然并无作用,根本的行动应该来源于对美的彰显和赞扬,这也正是对丑的抵制和消解。电视诗歌散文以其抒情性、联想性、灵活性、哲理性、包容性、修辞性、创造性、永恒性的审美化存在,与娱乐风行、利润至上展开对抗。随着电视文化的繁荣,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和审美的日常生活化越来越凸显,因此电视影像更加需要文化的眷顾,电视诗歌散文的价值应运而生。《电视诗歌散文》的存在证明其在电视类型中的重要性。人们总是为了提升电视的审美价值而抱怨电视节目的商业利润至上,但是二者并非是完全对立的两个事物,完全可以存在于同一部艺术作品中。对于电视审美水平的提升不应单单限制对商业价值的追逐,而是需要达到商业价值与艺术价值的和谐共生。这就需要为电视诗歌散文的生存提供一系列的策略,解决如何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与世俗情趣中建构属于自己经典的难题,这是电视艺术美学的使命,也是电视诗歌散文力所能及。
其他文献
纸马是中国民间版画中的一种艺术形式,是中国版画的必要补充。而中国民间版画在世界版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以现在所处的时代背景作为观照,通过收集和整理纸马艺术作品和相
学位
我国自“85”新艺术思潮以来,以思想的启蒙和解放为价值指向的中国现代艺术,一直以其特有的方式来参与社会的改革进程,“艳俗”风格出现于这个背景下,由西方现代艺术波普艺术
“清”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并确立,然而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道、儒两家哲学思想中就蕴含了尚清审美趣味的基本特质。经过不同时代的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