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商业地块与建筑布局模式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19830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业建筑在城市中因其体量突出,往往分布在城市主次干道两侧,甚至占据着城市的重要节点,因而对于城市发展,城市肌理形态的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城市居民的空间感受影响也非常大。在中国,对于商业建筑的控制一般基于城市规划法规指标,红线退距,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日照间距等规划指标多是基于经济利益或人的基本需求,而关于商业建筑与地块的形态关系的研究则相对缺乏,对于商业建筑地块场地布局关系规律的探索缺乏全面的数据统计和描述,因而对于商业建筑肌理形态缺乏直接有效的控制。本文以南京市主城区所有沿主次干道分布的所有商业地块为数据基础,统计和分析商业地块肌理,商业地块场地建筑形态布局,单体高层商业建筑体量组织三个层面的建筑空间形态要素,通过分析南京市主城区沿主次干道的商业地块的建筑场地布局,建筑体量组合规律,试图研究地块的各种形态属性如何影响着建筑的布置方式,总结形态关系规律,从而对今后的商业建筑场地规划以及相关城市设计指标的制定提供一定的指导依据。绪论部分首先介绍论文研究目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等。第二章是论文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其中第二章第一部分主要对城市形态学理论的相关研究方法和描述手段进行总结和归纳;第二部分是对商业建筑形态的相关控制法规进行整理和总结,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建立研究方法的理论框架。第三章是对研究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对南京市主城区的商业地块内地块的面积尺寸和平面形状进行了统计分析;对地块内建筑的形态要素特征,商业建筑的高层标准层平面形态特征,以及不同功能建筑的平面特征进行了统计和描述。第四章首先对商业建筑布局模式从建筑与地块形状相关性,建筑在地块中的布局位置,以及高层建筑裙房与高层主体在地块中的组合关系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接下来对地块的形态条件如地块尺寸,地块形状以及地块的用地指标如用地性质和地块覆盖与商业建筑布局模式进行了比较,以探讨影响商业建筑布局模式的地块形态条件与用地指标因素。第五章针对地块的边界条件与建筑的平面轴向,沿主次干道建筑界面形态布局进行了分析,对商业建筑沿城市主次干道的退距进行了分析,并着重分析了地块相邻主次干道对于商业地块开敞空间布局的影响。结语部分对全文研究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本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秦岭卡林型金矿带是世界第2大卡林型金矿集中区,与形成于新生代活动大 陆边缘盆岭省的美国西部卡林型金矿不同,产于中生代大陆内部碰撞造山带,成矿同 位素年龄集中于 197.45-129.45 Ma,属碰撞造山
当今随着数字技术在建筑学领域的不断发展,建筑设计打开了新的局面。以扎哈的建筑作品为代表的参数化设计逐渐引领了新的建筑设计潮流,建筑师开始利用计算机手段,把数学、物
企业价值评估在企业经营决策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我国,企业价值评估起步较晚,对于公允的进行企业价值评估有一定的难度。我国企业价值评估采用的方法主要有成本法、市场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开发利用的根本目标在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现实开发利用中存在许多问题。相比档案学意义上和行政保护模式下的开发利用,建立在知识产权法体系下的开
档案文化自觉是指社会公众和档案职业群体对档案和档案工作文化属性的全面了解和理性认识,并且在了解档案文化来龙去脉的基础上转化成为档案文化创新建设的能力。档案文化创
随着我国经济的日益发展,"工薪族"个人收入稳步增长,个人所得税支出占个人支出的比例也逐年提高,有关个人所得税的纳税筹划也就引起了"工薪族"的广泛关注。如何在依法纳税的
在河西走廊内陆河黑河山区植被带生长期的5~9月份, 应用土壤-植被-大气传输(SVAT)系统的热水耦合SHAW模型, 在野外观测试验的基础上, 以大气总辐射和常规气象站的基本观测要
运用断层转折褶皱理论建立位移转换的两种概念模型, 即反向对称模型和无穷等分模型. 构造几何学和运动学分析表明, 这两类位移转换都造成上覆褶皱向断层位移方向偏移, 偏移角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治理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组
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BIA法,通过采集不同人群的体脂率探索其性别年龄特征。以超重、肥胖与代谢危险因素的密切关系为依据探索制定体脂率评价超重、肥胖的方法,希望为制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