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日趋严峻的老龄化形势,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未富先老社会经济下的显著问题。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养老观念也由倡导以医疗照护为主的“健康老龄化”向以积极参与,实现自我价值延续的“积极老龄化”转变。为应对“积极老龄化”的浪潮,我国自2009年起,多次推出相关政策,完善创建“老年友好城市、老年友好社区”的试点工作。基于我国“9073”的养老格局,未来90%老年人将会选择居家养老。社区是实现“居家养老”的依托平台,是承担老年人生活的物质载体,完善社区公共服务,对于完善居家养老,实现老年人日趋多样化、复杂化的养老服务意义重大。以老年友好为视角,以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为对象,基于对国内外相关老年友好、社区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研究现状及建设实践的梳理,论文首先界定了包括老年友好、社区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特征;其次通过调研,在莲湖区131个社中选取四个典型社区,包括单位型社区与混合型社区两大类型,对其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现状:包括设施配建内容、配建规模、空间组织及布局、建筑空间环境、社区中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的老年人对社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及需求情况等进行深入调研分析,得出不同类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存在的共性问题及差异性问题;然后在调研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国内先发地区社区级养老设施的研究及实践,从整个社区层面建构老年友好背景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最后结合莲湖区实际情况及已经建构的体系提出老年友好背景下不同类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策略。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探寻老年友好背景下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优化策略,为莲湖区及其它城市应对“积极老龄化”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