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三下开采中顶分层条带开采所留设的煤柱,对于控制地表移动变形起到较好效果,顶分层煤柱与下分层煤层组成的特殊回采环境,在纵向剖面上呈现为“凹凸型”的煤体。当经济技术条件成熟,需将煤炭资源全部回采时,凹凸型煤体内应力异常分布影响着下分层安全回采。本文以金桥煤矿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经验计算、数值模拟、现场观测等方法,对薄基岩下凹凸型煤体进行相关研究,完成1308工作面顺槽位置与采煤工艺选择,并完成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下开采中顶分层条带开采所留设的煤柱,对于控制地表移动变形起到较好效果,顶分层煤柱与下分层煤层组成的特殊回采环境,在纵向剖面上呈现为“凹凸型”的煤体。当经济技术条件成熟,需将煤炭资源全部回采时,凹凸型煤体内应力异常分布影响着下分层安全回采。本文以金桥煤矿为工程背景,通过理论分析、经验计算、数值模拟、现场观测等方法,对薄基岩下凹凸型煤体进行相关研究,完成1308工作面顺槽位置与采煤工艺选择,并完成现场矿压观测工作,通过现场工业性试验验证凹凸型煤体采煤方法选择是否合理。(1)采用经验公式、基于关键层位置预计方法以及工程类比法等,计算凹凸型煤体回采后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为安全起见取最大值,从而获得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为50m,补充勘探后显示薄基岩处有较厚黏土层,可保证回采期间安全。(2)通过力学模型分析得凹凸型煤体应力分布状况,下分层工作面顺槽布置在顶分层煤柱中部对应底板时,受附加载荷叠加影响最小;为减弱附加载荷对工作面支架影响,下煤层工作面采高应选小,考虑综采放顶煤工艺。(3)UDEC数值模拟方案结果对比表明,下分层工作面顺槽布置在顶分层煤柱中部对应底板时,采场整体支架工作阻力较其他布置方式小,此时导水裂隙带高度同样最小为42.55m;凹凸型煤体选择综采放顶煤及分层开采时,支架工作阻力相对较小,阻力分布也相对均匀,采用大采高综采工艺时,导水裂隙带发育较大,不利于导水裂隙带的控制,而分层开采与综采放顶煤开采导高发育基本一致,根据巷道掘进量及工艺复杂程度,最终选择综采放顶煤工艺。(4)由现场矿压实测结果分析,工作面整体支架工作阻力大体呈马鞍形,工作面中部(顶分层采空区下)与两端顺槽处相对较低;随工作面推进速度加快,实体煤下与顶分层采空区下支架阻力均减小,但顶分层采空区下支架工作阻力受推进速度变化更加显著;因采用综采放顶煤工艺回采,周期来压相对缓和,周期来压步距平均为18.7m,总体动载系数为1.12;整体支架前柱利用率(79.89%)较高接近80%,开采过程中工作面无涌水事故发生。综上表明工作面顺槽位置选择、采煤工艺及支架选择效果较好。
其他文献
混凝土材料存在脆性大、抗拉强度低、易收缩等缺点,在施工和服役过程中易使其表面或内部不断积累损伤,产生诸多不同形式的微小裂缝,对混凝土结构造成严重危害。目前对于裂缝的处理方式大多为被动处理法,即待混凝土的裂缝产生后对其进行人工修复。该方法很难及时发现结构中产生的微裂缝,不能有效地对内部不可见的微裂缝进行修复,加之人工修复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故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近年来,国外诸多学者针对矿物添加剂对
电子有两个属性:电荷和自旋。在之前的几十年,基于电子电荷属性的传统微电子学蓬勃发展,但其存在着功耗高,集成度低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把目光转向电子的另一个属
伴随着社会工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电子器件也日益朝着微型化以及高性能化等方面高速推进,寻找具有优异性能的介电材料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般在实际器件中使用的介电材料需要具备介电常数足够高、介电损耗适当低并且温度/频率稳定性良好等综合优势。而现有的介电材料(铁电钙钛矿类或者非铁电氧化物类)均难以同时具备上述所有的优点,因此寻找新的具有优异性能的介电材料将是一项长期并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有研究人员发现(
白鲢鱼养殖量大,营养丰富,加工量少,蛋白质含量高,易于人体吸收,但是白鲢鱼凝胶强度差、腥味重,刺多,主要以鲜销为主,限制了白鲢鱼的需求量。目前市售上鱼糜制品较多,但是多为冷冻鱼糜制品,并且不易储存,所以开发出能够常温保藏,开袋即可食用的休闲淡水鱼糜产品是本文的重点。本文重点是提高白鲢鱼的利用率以及附加值,将其进行深加工处理,开发出能够开袋即食的鱼糜脆片,并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首先,通过蛋白质、
随着我国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居民对住宅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由此引起的农村建筑能耗增加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地源热泵作为一种既节能又环保的空调系统,在满足农村住宅空调冷热需求、改善环境条件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建筑缩尺实验和全尺寸数值模拟,研究了典型农村住宅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温度场化情况,分析了室内温度变化对地源热泵机组和系统性能系数COP的影响规律,并利用TRNSYS软件模拟了
材料的先进制备和加工过程中,伴随着金属(或合金)的液化以及随之而来的液/固界面的形成,在此阶段施加物理场,能有效地改变加工环境,为获得性能优良的产品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多场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和土壤导水率作为重要的土壤水动力学参数,表征了土壤水分入渗性能及溶质运移速度,是土壤水动力学、水文水资源、生态水文学等交叉学科的基础。鉴于此,本研究以西北旱区景泰县的压砂地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采样和室内设计试验,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压砂地对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借助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对压砂地土壤水分特征曲线的空间变异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回归模型与分形理论对土壤水分
蓝莓学名越橘,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橘属(Vaccinium spp)。采收于夏季,有着较高的呼吸代谢,采后由于营养输送的阻断进而后熟衰老。蓝莓营养价值高但因其不耐贮藏、不利于运输的特性严重影响了它的商品价值。蓝莓采后主要的问题是易腐烂软化。本试验发现蓝莓采后用1-甲基环丙烯(1-MCP)结合二氧化碳(CO_2)进行处理可以很大程度上延缓蓝莓的成熟衰老,抑制其软化,且更大程度上保持蓝莓的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选用乌鲁木齐市大学路典型边坡,利用大型通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分析边坡的稳定性。研究抗滑桩及边坡参数对边坡稳定的影响。探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