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nicom_1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在整体优化的同时,仍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同时各个地区发展不均衡,这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稳定增长和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桎梏。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方针、原则及政策改革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再次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落实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推进新型城镇化要实现由重数量到重质量的发展转变,要更加重视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从“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进而引领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因此,我国如何抓住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助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政府和各界高度关注的重要课题。  本文回顾和梳理了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及其相互关系的相关文献,从基本要素基础、经济发展、社会投入及环境质量四个维度构建了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标体系;运用熵权法计算出中国30个地区新型城镇化综合指标、产业结构升级系数;在利用脉冲反应函数就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冲击带来的长期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省际面板数据模型,从整体与区域视角就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本文得到如下基本结论:  第一,新型城镇化指标构建中,与环境相关的因素所占权重最高,城镇化率所占的权重处于中等重要水平;中国新型城镇化水平处于缓慢增加状态;区域新型城镇化水平呈东西中梯度递减特征。  第二,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整体水平低于国际先进水平,但其增长速度较快;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呈东西中梯度递减特征。  第三,新型城镇化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原因,当给新型城镇化一个冲击,东部、西部产业结构升级均呈逐渐增大的推动效应,全国整体的增大效应不稳定,中部的增大效应最后会转化为负效应,并呈扩大趋势。  第四,新型城镇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呈显著区域差异。除西部外,新型城镇化、科技进步与投入、金融发展水平、资本流动程度、市场化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进出口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显著负向效应。
其他文献
血压长期升高会使得患者的心、脑、肾的很多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出现多种高血压并发症。心、脑、肾这些器官称为高血压的靶器官,血压越高,心、脑、肾的损害越严重,这已是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共识。由于高血压患者会出现一系列的器官损害,因此治疗高血压的目的就是为了保护患者心、脑、肾。高血压患者出现心、脑、肾的损害程度,是医师决定治疗方案的依据。世界卫生组织根据血压的分级、是否伴有心脑血管损害等情况对高血压患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