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世界产业结构的优化,服务贸易作为一国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增长因素,在国际经济的舞台上日益显露其战略地位。全世界服务贸易进出口额增速超过了货物贸易,成为国际贸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服务贸易发展较晚,但面对强劲的国际竞争,中国必须在世贸组织的多边规则下开放服务市场,参与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因此,对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以及国际竞争力理论进行梳理,对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进行了对比性研究,得出比较优势理论基于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以及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的假设之上,而竞争优势理论则以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要素流动为前提。因此,比较优势是静态优势,竞争优势是动态优势。要提高竞争力,两者缺一不可。我国服务贸易从总体上看,无论是在市场占有率还是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分析中,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服务贸易都处于弱势的地位。国内服务贸易总体发展水平落后,仍面临着过激竞争的强大压力。就服务部门而言,我国服务贸易拥有一定比较优势的部门大多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上。其中,旅游比较优势较为突出,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强。比较优势原则仍将是我国制订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的重要参照标准,即应按行业比较优势确定产业结构和行业发展顺序,帮助其尽快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从而稳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地位。另外,还应重视服务营销,积极地参与服务也跨国经营。政府在放松服务贸易管制的同时也应加紧建立救助机制,完善服务贸易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