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镁铝合金阳极材料的活性溶解特性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nson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牺牲阳极保护法是防止金属腐蚀的重要方法之一。目前常用的牺牲阳极材料有锌阳极、镁阳极和铝阳极。与前两者相比,铝阳极材料具有密度小,电化学当量大(为锌的3.6倍,镁的1.35倍),原料丰富,价格低廉,寿命长,加工工艺简单等优点。但是由于纯铝表面极易氧化,形成连续致密的Al2O3氧化膜,不能直接用作阳极材料。改善铝阳极性能的基本途径就是通过合金化,向纯铝中添加其他具有活化作用的合金元素来阻止或破坏铝表面生成氧化膜。在已开发的合金中亦存在性能不够稳定或含有污染环境的有毒元素,因此寻找新的替代元素,提高铝阳极的性能一直受到关注。本文依据合金相电化学原理,向易于在表面产生氧化膜而钝化的纯铝中(ESCE=-0.78V)中添加易于活化溶解的镁元素(ESCE=-1.5V),试验研究了随镁含量增加,合金的组织状态、开路电位以及极化率的变化,考察了多元Al—Mg合金介质中的电化学行为,得到了以下结果:1.当向纯铝中添加超过10%的Mg元素时,在铝基体中形成了大面积的阳极相Mg2Al3。经检测发现随着Mg含量的提高,Al—Mg试样的开路电位持续负移,极化率降低,当Mg含量达到30%时,开路电位负移至-1.180V,且可以长时间保持稳定,但高镁铝合金阳极存在溶解不均的问题。2.考察了添加In、Sn、Bi、Zn、Sb、Mn这些合金元素对于Al—Mg二元合金的活化作用,以及各元素在Al—Mg二元合金中相互之间的相容性。试验发现在Al—Mg二元合金中In、Sn之间具有较好的匹配性,且In含量的添加范围在0.02%~0.06%之间,Sn含量的范围在0.04%~0.1%之间。Bi、Zn对于Al—Mg二元合金的活化作用不明显,Sb、Mn对于Al—Mg二元合金基本没有活化作用。3.利用正交选优法设计制备了9组合金,通过对开路电位和极化率的综合考量,筛选出了性能较优的高镁铝阳极合金成分Al—(25%~30%)Mg—(0.02%~0.06%)In—(0.04%~0.1%)Sn,并制备出了典型合金Al—30Mg—0.04In—0.1Sn,用恒流法对其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检测,其工作电位为-0.9992V,电流效率为74.36%,腐蚀后试样表面的组织疏松,表面腐蚀产物松软,但仍有粘附现象。4.对典型高镁铝阳极试样Al—30Mg—0.04In—0.1Sn分别进行了10h、15h和20h的固溶处理。处理后试样的组织更为均匀,工作电位的最大负移量为-0.06V,电流效率最高达85%,表面腐蚀产物易脱落。
其他文献
本文立足于普惠金融发展的内涵,进一步完善中国省际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并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分别采用基尼系数和DER指数研究东中西三大区域和八大综合经济区普惠金融发展的
5Cr21Mn9Ni4N(21-4N)是目前世界各国用来制造排气门的主要钢种,在汽车工业中获得广泛应用。使用前的组织状态对排气门的失效特性或服役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尤其基体中存在层状组织
在铸造生产中,浇注条件的不合理以及浇注时金属液混入的夹杂物等因素往往会造成严重的铸件质量问题。单凭生产者的经验或实际生产前的小规模实验,既不准确,又浪费时间和原料,提高
<正>刚刚过去的中秋节、国庆节长假,新疆旅游业又拿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成绩单"——接待游客数再创新高,8天共接待游客437.19万人次,同比增长54.22%,比2011年"十一"7天的接待
高性能变形镁合金的开发是当前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为制备出具有良好综合性能的变形镁合金,本文以Mg-5Zn合金为原材料,分别向其添加稀土Nd和Y,制备出不同成分的铸态和挤压态(热挤
蜷川实花是当代日本炙手可热的摄影师之一,同时也是日本“迷失十年”一代人中备受瞩目的女性电影导演。无论是她的艺术创作还是电影作品都成为年轻人效仿和追捧的焦点。她的
目的探讨应用持续质量改进(CQI)的方法纠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钙磷代谢紊乱的效果。方法以2009年KDIGO慢性肾脏病-矿物质和骨异常临床实践指南中关于关于钙磷代谢处理指南为
[目的]探索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模型的病理改变。[方法]切断SD大鼠右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T),自然喂养,于术后3、7、14、28、56 d处死大鼠,取左右全膝,观察全膝形
金属切削加工中,切削力、切削温度和刀具的磨损是反映切削过程的主要指标。特别是切削力,其使用范围更广,在切削过程中,直接决定着切削热的产生,影响刀具磨损、破损和使用寿命,工件
热轧产品的微观组织结构主要是由精轧出口和卷取之间的温度变化来控制的,为了获得适宜的带钢卷取温度,有效地控制带钢的微观组织,进而改善带钢的力学性能,采用轧后冷却工艺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