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激励被视为解决现代企业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公司高管与股东形成利益共同体的有力手段。上个世纪90年代,我国已经有部分企业实施股权激励机制,但是,由于这种激励机制在我国的推进面临了许多法律和政策上的障碍,股权激励实施也未能产生良好的激励效果。然而,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新的《公司法》、《证券法》等相关法规的颁布,股权激励的实施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本文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对上市公司高管在全流通时代的股权激励及其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实践进行研究分析,可以全面描述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发现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检验我国目前股权激励实施的总体效果以及找出影响股权激励实施效果的因素,最后提出完善建议,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推动提供一些借鉴。
本文在回顾与股权激励有关的国内外文献,结合相关理论以及国内股权激励实施现状的基础上,以沪深两市完成了股权分置改革且实施了股权激励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统计比较方法和T检验方法对股权激励效应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业绩没有发挥显著的激励效应。另外,本文还对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幅度与公司业绩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和净利润增长率进行了相关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公司业绩没有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进一步支持了比较分析和T检验的结论,即现阶段高管股权激励机制在我国没有发挥积极效应。最后,针对阻碍股权激励有效实施的原因,本文提出了一些确保股权激励在我国健康发展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