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农牧区育龄妇女孕期阻断乙肝的研究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ang_32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旨在筛查通辽市农牧区育龄妇女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通过长期随访队列,研究孕期是否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对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所产新生儿宫内感染乙肝的影响,寻求适合通辽农牧地区乙肝母婴阻断的最佳方法。了解通辽市农牧区育龄妇女乙肝感染情况;对比通辽市农牧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乙型肝炎e抗原双阳性母亲孕期母婴阻断的效果。  方法:  1.选取通辽市农牧区育龄妇女,广泛筛查法(ELASA法)检测HBsAg情况,计算HBsAg阳性比例及统计学意义。  2.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将HBsAg阳性,HBeA阳性及HBV-DNA≥1×104copies/ml的孕妇按照本人意愿随机分组。试验组常规孕期检查及乙肝知识宣教,于孕28W,32W,36W分别肌注HBIG200IU;对照组给予常规孕期检查及乙肝知识宣教,加强对乙肝危害的认识,纠正不良生活及卫生习惯。留取新生儿生后12小时内未经主-被动联合免疫时血清标本,检测血清HBV标志物及HBV-DNA。  所有新生儿出生后均在采血后立即肌注HBIG200IU,一个月后肌注HBIG200IU,乙肝疫苗10μg不同部位0,1,6月肌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比新生儿HBsAg阳性,HBeAg阳性及HBV-DNA>1×103copies/ml(阳性)的比例及统计学意义。  3.使用ELASA法初筛育龄妇女的血清HBV,使用全自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定量检测怀孕母亲血清HBV,雅培全自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Mx3000P检测HBV-DNA。  结果:  1.通辽市农牧区来说孕期使用HBIG对于HBsAg和HBeAg双阳性且HBV-DNA≥1×106copies/ml的孕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对于HBV-DNA(≥1×106copies/ml)的高病毒载量组孕妇宫内感染率明显高于低病毒载量HBV-DNA(<1×106copies/ml)组。  3.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母乳喂养组,人工喂养组与混合喂养组对比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4.剖宫产与顺产的分娩方式对阻断乙肝的垂直传播无统计学意义。  5.通辽市农牧区育龄妇女乙肝感染前三位为开鲁县5.06%,扎鲁特旗4.73%及奈曼旗3.83%。  结论:  1.通辽市农牧区妇女孕期使用HBIG进行乙肝垂直传播的阻断是有意义的。  2.高病毒载量HBV-DNA(≥1×106copies/ml)增加了新生儿宫内感染的风险,也是阻断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  3.分娩方式、母乳喂养不增加新生儿感染HBV的风险。  4.通辽市农牧区育龄妇女乙肝感染存在地区分布不均。
其他文献
目的:  1.检测在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中核组蛋白Nucb2及Caspase-3的表达情况,判断Nucb2是否可以成为前列腺癌诊断的标记蛋白,为前列腺癌的诊疗提供新的方向。  2.统计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