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视野下的汉字楷化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ftyf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属于书法文字学的研究范畴,努力从书法的角度来观察、审视文字学领域内的现象,以期有新的发展.汉字楷化的过程从秦汉时代算起,一直到宋代的活字印刷术发明、运用才基本结束,这过程中汉字主要是依靠书写,即我们所说的广义的“书法”活动.毛笔的书写对汉字形体演进的推动是显而易见的,无论是知名书法家的书写,还是无名作者的无意书写,无论是有意识的书法美的自觉追求,还是无意识的对便捷的不自觉追求,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汉字的楷化.该文包括引言;第一章--“隶书”、“楷书”的名义;第二章--从隶变到楷化;第三章--从书法角度看隶、楷点画的形成;第四章--楷书的规范化等五个部分.力求在这一领域里集时贤所长,补前贤所阙,对书法文字学的研究作出自己的思考.
其他文献
“不似之似”是对中国画意象性语言的描述,它体现了艺术语言复杂的内 部结构、丰富的本质内容、强烈的艺术张力。本文试从中国庄禅及西方现象学的角度对 其进行多层
武者小路实笃是日本白桦派的代表作家,他的“个性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的文学思想的渊源主要来自于基督教、托尔斯泰和梅特林克。一九一八年三月起,武者小路实笃先后发表了三篇
所谓审美文化研究,就是从审美的角度研究文化,从文化的范围研究审美.审美规定着文化的性质,而文化限定着审美的内容、对象和范围.审美文化的研究,应当是以美学思想为主导、为
余华小说中,人物无力反驳命运,每个人都是命运的奴隶,人在生活中的各种努力都是徒劳的,在强大的命运面前,所有人最终都是在劫难逃的.在《世事如烟》中,司机为了抗拒梦中关于
在色彩意义的共时动态历时两种维度中展开的.这虽然是色彩意义研究的两种不同的视野,两种不同的研究对象和内容,隶属于不同的性质和范畴,分别归属共时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