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热河鸟(Jeholornis prima)的形态学研究及功能分析

来源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yuya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前人对原始热河鸟的研究和对两件新的化石标本观察的基础上,对热河鸟的骨骼形态特征进行了补充和较详细的描述,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如发现成年个体较幼年个体显著变大,肩带结构在基干鸟类群中较为进步,腰带近似于始祖鸟,尾椎数量较多,后足确显示树栖特征等。除了骨骼学特征上的补充修订外,还对热河鸟的羽毛进行了观察,发现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在长度上有着显著的差异,初级飞羽的长度明显长于次级飞羽,这一点和孔子鸟比较相似。   本文还针对热河鸟肩带以及腰带较为重要的肌肉进行尝试性的恢复以及初步的功能分析。   本文从后肢骨骼长度比例变化的角度,对现代鸟、始祖鸟、其他基干鸟类群以及部分树栖恐龙的股骨、胫跗骨以及跗跖骨进行三元投影,发现了在后肢比例上相关类群之间存在的差异以及变化规律。这些比例上的改变指示了它们的后肢在功能实现以及运动方式上的进化趋势,同时间接的支持了鸟类飞行的树栖起源说。   鸟类脚趾的对握特征在始祖鸟以及基于鸟类群中的鉴别以及演化还不是特别清晰,本文针对通常情况下二维保存的化石,尝试从中识别出影响对握特征的主要因素,并在三维空间上对这些特征进行重建。进而应用到目前还存在争议的热河鸟的大拇趾的对握特征的识别与恢复上。对比不同的热河鸟的脚部骨骼,显示出埋藏方向与对握特征的保存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在基干鸟类群的演化阶段,分析了影响大拇趾反转的主要特征的演化序列。另外对热河鸟脚的功能分析中,通过对骨骼细节特征的理解以及三维模型的构建,分别讨论了其对于实现攀爬、抓握和地面运动等不同功能在适应性上的差异,并相应的分析了在这些活动中硕大而弯曲的爪的功用。
其他文献
中国黄土古土壤序列具有粒度细、沉积速率高、连续性好等特征,是蕴含古地磁场和古气候信息最为丰富的晚新生代陆相沉积物,其记录可以与深海沉积物相媲美。中国黄土不仅记录了长
近年来,微生物与矿物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已成为地质微生物学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i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是地质微生物学领域最受研究者关注的菌种之
气溶胶对气候和人类的健康都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大气总悬浮颗粒物(TSP)的化学组成和物理特性对更深入地了解气溶胶对气候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贵阳是中国受燃煤
探地雷达(Ground-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作为一种操作简单、作业轻便高效的无损检测手段,探地雷达方法已经成为浅地层地球物理勘探最为经济有效的手段,广泛地应用于地
以乡谣民谚褒贬时政,扬清激浊,古已有之。当今,有人借用这一形式对政风讽 颂劝勉也颇有韵味。 近日,偶读报章,见有人辑录了一组民谚作为规诫政风的“劝喻书”,初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细
对Juan de Fuca洋脊Endeavour段的管状蠕虫Ridgeia piscesae和多毛类Paralvinella palmiformis的脂肪酸研究表明:生长于同一硫化物烟囱体周边的管状蠕虫R piscesae的总脂肪酸
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的研究是认识高原隆起过程、机制和印度.欧亚板块碰撞远程效应的重要途径。新生代时期,海原-六盘山断裂、香山-天景山断裂、烟筒山-窑山断裂和青铜峡-
赣南中生代火山岩系位于东南沿海火山岩带的两缘,尤其以发育双峰式火山岩为特征。研究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岩浆活动强烈。研究区岩浆活动的大地构造成因存在印支造山后、太平洋板
一党风廉政责任制要求党政一把手对本地区本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那么,出了责任问题怎么办呢?北京市东城区委、区政府的做法是:出了问题就要追究责任。1993年,北京市东城区工商
本文首先对EBSD的发展沿革、基本原理、仪器系统组成、测试分析流程、性能参数和优缺点等进行系统总结,并结合两年多的学习与工作实践探讨该方法在地质研究中的样品制备、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