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纳米纤维力学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qingxia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讨论了模拟聚合物纳米纤维力学行为的分子动力学数值方法,并用该方法预测了聚氧化乙烯纳米纤维的有关力学行为和力学性能。 本文首先综述了聚合物分子动力学数值模拟领域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建立了适合于模拟聚合物纳米纤维力学行为和性能的分子动力学计算模型。研究了聚氧化乙烯纳米纤维在驰豫和轴向拉伸状态下的力学行为、力学性能以及变形机理。建立了模拟含分子链末端缺陷的聚合物纤维的分子动力学“摩擦”模型,提出了聚氧化乙烯纳米纤维力学性能随其截面尺寸,分子链质量变化的预测公式,并得到了验证。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分子动力学模型和分析方法适合于研究聚合物纳米纤维的力学行为和力学性能。主要结论有: 在聚氧化乙烯纳米纤维驰豫过程中,横截面方向的变形与常规情况下轴向压缩时横向出现膨胀的泊松效应相反,出现负泊松效应。 聚氧化乙烯纳米纤维初始弹性模量存在软化现象,其初始模量的软化程度随截面尺寸的增加而减弱。聚氧化乙烯纳米纤维应力应变关系表现为非线性弹性,拉伸模量随应变增大而提高,表现为明显的“应变刚化”行为。本文从原子间相互作用势和小尺寸下的表面效应两方面对应变刚化现象作了解释。 自由表面会影响聚氧化乙烯纳米纤维的力学行为和力学性能。变形从表面晶格开始向内部品格深入,变形过程中出现横向位错。截面尺寸越大,截面内局部分子链发生初始错动以及最终形成新品格的应变值就越高,从发生初始错动到形成新晶格所经历的应变区间也越长。 轴向拉伸过程中,当应变增长到一定程度时,聚氧化乙烯分子链的排列形式会出现从单斜品系到单斜晶系的转变。晶格结构转变完成后,其截面积减小而长度增大,这导致其模量显著提高。 对于含末端缺陷的聚氧化乙烯纳米纤维,其初始弹性模量与尺寸对数及分子链长度(质量)、分子链长度的负指数呈现双线性关系。在分子量相同时,初始模量在尺寸效应作用下增大,初始弹性模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分别随着截面尺寸的增长呈增长和下降趋势。在截面尺寸相同时,随着分子长度(质量)的增长,初始模量的数学期望和方差都随之增长。
其他文献
期刊
现实工作和生活中有许多结构不光要承受静载荷作用,还要受到动态激励。而很多情况下,动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要远远大于静载荷的破坏。对于此类结构和系统,为了改善它们的动力特
长期以来,电网的安全稳定评估采取离线分析的方式,即根据预想的工况进行电网动态安全评估,包括暂态功角稳定性、暂态电压安全性,以及暂态频率安全性。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离线的分析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电网安全要求,基于“在线预决策,实时匹配”思想的稳定控制系统成为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结合“华中电网在线稳定控制系统改造”这个较重大科研项目,对当前在线预决策稳定控制系统的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介绍
逆变电源广泛应用于工业应用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对逆变电源的要求在不断的提高。目前,高性能的逆变电源要求具有完善的网络功能,可实现网络监控使逆变器装置真正智能化。本文以300KW组合式三相逆变器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并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其监控系统的结构配置及实现方法。本文分析了三相逆变电路拓扑结构及其优缺点,选择了组合式三相逆变电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在ABC、αβ、dq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并阐
本文针对疲劳损伤理论中的几个基本问题,采用微观和宏观相结合的方法,把疲劳损伤微观机制与宏观疲劳特性的实验结果结合起来,分析了金属材料的疲劳损伤特性,并总结了衡量金属疲劳
大直径单壁碳纳米管受到外压和弯曲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坍塌,本文提出将单壁碳纳米管作为储氦容器,通过调节储氦率将实现碳纳米管坍塌构形的控制。本文针对储氦大直径单壁碳纳米
反应材料是一种在高聚物中填充金属、合金等非炸药成分的含能材料,在高速撞击作用下会快速发生反应,释放能量。为了研究未发生损伤和发生损伤的反应材料在不同撞击作用下的力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深井高地压、软岩、大变形巷道的失稳机理及控制技术仍然是地下开采的关键问题。煤岩系统是高度非线性的复杂大系统,巷道稳定性非常敏感地取决于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