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儿童建构区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r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和活动共同体,通过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协作,发挥幼儿各自的经验、知识优势和思维特点,共同研究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思路,形成共同的研究结果的行为。本文以幼儿园大班儿童在自主游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为研究对象,对大班儿童建构区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特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内容、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在收集资料过程中采取事件取样法,采用观察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对发生在大班儿童建构区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全过程进行客观真实的记录,并进行分析编码,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建议。   在大班儿童建构区小组合作学习的特点方面,分别从小组合作学习发生的背景、小组成员的性别特点、不同游戏情境中儿童的合作选择情况以及男、女儿童的合作选择差异,不同游戏情境下儿童的合作归因特点几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得出:从大班小组合作学习的背景来讲,分为由教师主导的小组合作学习和由儿童主导的小组合作学习,由教师主导的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教师主导的方式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全面干预,这种小组合作学习经常与主题活动相结合,合作类型通常都是在教师指挥下4个人组织化分工合作,但在这种小组学习中,儿童只是在被动的完成教师的任务,儿童之间的讨论、协商很少;在由幼儿主导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小组的规模多样化:2人组、3人组、4人组都有,以2人组居多,在合作水平方面,幼儿分布在自发性协同和适应性协同水平的较多,而真正的组织化合作较少。在引发小组形成的中心事件方面:共同的目标是大班儿童小组形成的重要因素,而同伴的影响也是大班儿童小组选择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小组成员的性别组成方面,同性合作占主体。在不同游戏情境下儿童的合作选择分布调查中,证明幼儿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进行不同的行为选择。大班男、女儿童在行为选择方面没有很明显的差异。在大班儿童的合作归因方面:大班儿童的合作归因发展特点是以结果归因和游戏情境归因为主,儿童的合作归因具有功利性、情境性的特点。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方面,儿童在小组中获得了科学知识、社会性发展以及艺术水平的提升;在幼儿小组合作学习的影响因素中,研究者得出了儿童的年龄特点、合作技能的缺乏、教师在观察、引导方面的不足是影响大班儿童建构区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期刊
传统的媒介组织实行内容采编和广告经营两部分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但随着媒介融合趋势的快速发展,媒介内容和广告信息也逐渐发生了融合,从而形成了"广告内容化"和"内容广告
在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许多以服务农民文化学习为目的的网络平台纷纷涌现,在这其中投入的精力之大,使我们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如何能更好地发挥这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最基本的和最重要的人际关系。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当代技术已经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注意,也有不少从此角度讨论如
期刊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课堂评价是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新课程提倡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但在现实教学中,学生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