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O等新型纳米材料用于酶及免疫传感器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nonew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和应用发展迅猛,它利用生物活性物质的亲和性,如酶-底物、酶-辅基、抗原-抗体、激素-受体等的分子识别功能,可以有选择地检测待测物。由于生物活性物质具有专一识别功能,使得生物传感器具有较高的选择性,能直接应用于复杂样品的检测。生物传感器以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分离过程和检测技术合为一体、不需要样品预处理等特点而受到广泛重视,目前发展很快,已应用于临床医学检测、工业过程控制、环境检测、化学物质安全性评价以及食品、制药等许多领域。在生物传感器构建中,其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如何将生物分子稳定、高活性地固定到换能器表面。纳米材料,因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的表面活性、强吸附力及高催化效率等优异特性,可在增加生物分子(酶、抗原或抗体等)的吸附量和稳定性的同时提高生物分子(酶)的催化活性,使传感器的响应灵敏度得到提高。自准一维功能材料诞生以来,因其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纳米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维纳米材料对构筑纳米器件、发展新型功能材料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论文主要是通过发展新型的生物纳米材料及其固定方法,以达到改进固定生物组分活性、提高传感器灵敏度等目的,以此为出发点分别用水(第2章)和乙醇(第3、4章)做溶剂,利用溶剂热法合成了片状和棒状的纳米ZnO,这两种方法均具有实验操作简单、环境污染少、成本低、产率高等优点;这两种方法所得到的材料均成功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构建(酚类、过氧化氢、葡萄糖传感器)。另外,利用纳米金的吸附性和生物兼容性以及辣根酶标记脂质体的信号增强放大作用制备了电流型免疫传感器用于人IgG的测定(第5章)。具体内容如下:1.纳米材料有很好的生物兼容性,由于周围有利的微环境,所以它们能很好地保持酶的活性,并且能增强酶的活性位点和电极之间的电子转移能力。在第2章中,发展了基于新型纳米材料ZnO为固定基质的无电子媒介的酚类传感。低等电点的酪氨酸酶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在纳米ZnO粒子的表面,然后通过壳聚糖在表面成膜而固定在电极上,该传感器对三种酚类化合物的测定显示出高的灵敏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其中对苯酚的测定的线性范围为1.5×10-7 7.5×10-5 mol L-1,检测限为0.05μmol L-1,灵敏度为182μA mmol-1 L。另外,对其表观米氏常数也进行了测定。2.第3章中,利用溶剂热方法合成棒状的纳米氧化锌,之后将合成的棒状的纳米氧化锌按照一定的浓度分散在六偏磷酸钠溶液中形成稳定的纳米粒子分散
其他文献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领域。当高分子材料长期或临时与人体接触时,生物体可能发生炎症、致癌、血栓等生物反应,这取决于材料表面与生物环境之间的相互作
填充型聚合物基气敏导电复合材料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诸如可逆性、高敏感性、易于成型和加工、可大规模生产、成本低廉等.此类材料在工农业、国防和社会生活中极具开发和应用
本论文报导了一系列新型多取代的贫电子环丙基杂环化合物高立体选择性合成。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部分 1.溴化苯甲酰基亚甲基三苯基鉮在二水合氟化钾存在下,以乙二醇二甲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能源的持续利用,成为当前世界各国都在努力攻关的重点。氢能作为无污染、高能量和存储量巨大的可再生能源吸引着人们不断探索获取氢能的途径。而电催化析氢反应制取氢气是大量获取清洁可再生能源的重要的途径,研制低成本、高效新型的析氢催化剂是开发氢能源的关键。同时,随着军工和民用生产的产品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产生的大量废水、废气、废渣亟需降解和清除。其中,具有高毒性的芳香族硝基爆炸物由于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