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人工牙种植体在医学临床应用方面极其广泛,然而随着临床应用的不断深化和科学研究的深入,愈来愈多的问题涌现出来:现有种植术-延迟种植不能实现宽底种植,种植体颈部骨吸收现象经常发生,低生物活性种植体有害种植者健康,而且种植体与生物骨结合需要较长时间,骨整合需要更长时间。在科学研究方面,生物医学研究与力学研究相脱节,应将二者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生物研究方面包含生物活性、安全性研究;力学研究应覆盖种植体形状、尺寸等方面的研究,同时考虑应力、剪切力、弯曲对于种植体及其周围骨组织的影响。因此研发具有生物活性的人工牙种植体,减缓患者痛苦的种植术是种植体发展的大方向;综合力学、生物医学的研究则是辅助种植体发展的必要因素。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索种植体在牙槽骨内直接灌注、短时间内可以凝固成型的新技术途径,以在降低患者痛苦的同时,解决当前预成型种植体存在的问题。研究采用化学、生物与力学相综合的方法,进行跨学科研究。具体研究方法与结果可概括为以下内容:首先进行基础理论的叙述,讨论实验部分选择添加物的原因,介绍医用各项参数;然后在摒弃现有延迟种植法的前提下,采用化学方法制备适用于即刻种植型的种植体,研制在人体牙槽骨内直接灌注、短时间内可凝固成型的种植体材料。本部分制备出适用于即刻种植型的种植体材料,并对其配方进行了完善,可控制其凝固时间;但是种植体未达到可应用于临床的力学要求,本课题意在开创一种新型种植体的制备方法。接下来应用生物活性物质,制备出具有骨诱导作用的种植体,并进行生物敏感性试验,验证了制备出的种植体材料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最后应用结构力学有限元分析软件对种植体与牙槽骨建模并进行静力学分析。通过对种植体的静力学分析发现弹性模量和泊松比都会影响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进一步通过统一泊松比,比较30种不同弹性模量的种植体的静力学分析结果,总结出适合应用于医学临床的种植体弹性模量;然后对本课题制备的种植体进行分析,得出低弹性模量的种植体不适合使用的结论;对不同骨结合率的种植体进行静力学分析,总结出高骨结合率有利于种植体-骨界面的应力分布与应力传导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