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可达性与居民出行行为的研究——以合肥市为例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dongj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我国居住区的发展因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城市化的加剧不断迎来挑战。近年来,有关居住区环境与居民出行行为的研究相继出现,受到了广泛的社会重视。论文中首先运用空间句法理论对合肥市四个居住区在空间构型层面上进行解读,探讨不同形态的居住区的规划布局与交通可达性的关联性特征。其次对居民的对外出行行为进行调查,并比较同一居住区三年间居民出行情况的差异,掌握随着周边道路状况和设施配套的完善,城市居民出行行为的变化趋势以及居民属性对出行行为的影响。  研究通过对小区内部交通可达性分析,发现拥有更接近正交的网络空间会使小区更易于汇集人流;网络轴线性与小区在人流流动导向性方面关联性较大;轴线密度较大的小区,行人对小区内部空间的辨识度越高。进而,通过四个小区居民出行行为的对比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多数小区三年后居民的购物和就医的出行频率有明显提升,同时私家车的使用率也有显著增加。研究还发现,高收入人群在上班出行中更倾向于选择非公共交通,女性在就医途中对公共交通选择度更高,男性居民的运动出行频率更高,也更愿意以步行方式去购物,并由此掌握了居民属性对出行模式的影响。  论文中对居住区内部交通可达状况以及居民对外出行行为特征的定量分析,有助于全面了解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对居民行为的影响,将对未来城市居住区规划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将起到指导性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边缘的风景区受到城市发展和旅游开发的影响越来越大,风景资源受破坏程度也日益严重。城缘风景区出现“过载现象”。为此,本论文运
历史文化村镇是遗产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命名历史文化名村(镇)的同时也赋予当地政府保护她们的职责。在现行的镇一级行政体系下,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实践面临着很多的问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住宅建设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城市住宅面广量大,是构成城市整体风貌的基础,住宅设计质量不仅涉及居住的需求,而且会对城市景观产生长久的影响。改革开
当今大型零售商业建筑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在市民生活中彰显出不容忽视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群体对商业环境提出了更多的要求
学位
在建筑领域,“国际风格”虽是现今世界的主流文化,然而,我们欣喜地看到还存在着很多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它们将成为抵抗“全球化”的主要力量。这股力量目前虽不算强大,但它
本文是关于住区会所设计的专题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要求从单纯的生理需要向心理与文化等更高层次需求推进,不仅要住得舒适,还要住得有文化、有品位
本文通过对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的学术历程进行较为全面的回顾和综述,以中国建筑史学研究所涉及的诸多问题为纲,叙述中国建筑史学研究发展变迁的整体系统,探寻中
杨官寨遗址位于西安市高陵县泾河工业区,是目前关中地区发现的最大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2013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植物景观代表城市绿地风貌,既具有突出的地域景观特性,又兼有生态可持续性特点。不同的国家有其代表性的植物群落,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区域,植物特色也不尽相同。在城市热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