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欧洲作为一个语言、文化多样性存在的大陆,呈现出一幅巨大的马赛克图景,而同源的欧洲文化蕴含的价值观以及共同的战时记忆、共同发展的理念使欧洲融为一体,成为国际关系领域最为重要的地理政治学创新。欧洲在二十一世纪将此理想图景描述为“多元统一”。这样的欧洲对世界而言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典范。团结、开放、合作的欧洲实现了战后欧洲创建者们的理想,建造一个不同以往的和平世界。然而这种图景并非凭空而来,它只能产生于一种共同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觉,让欧洲认识到危机和威胁,并将欧洲视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因此,跨文化学习成了欧洲历史与现实发展的选择,从经济一体化逐渐走向政治一体化,通过推行跨文化学习理念与策略,使矛盾不断缓解,对立得到缓冲,不断促进欧洲一体化的发展。欧洲跨文化学习是指在欧洲环境下所推动的、在不同文化互动交往中促进学习者个体知识、态度或行为的转变过程。欧洲跨文化学习作为一个整体概念,为处理文化多样性提供了一种政治和教育框架。欧洲跨文化学习超越了对多样性的表面称颂,促进人们反思种族中心主义的观点,反对歧视,尊重文化身份的多样化,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能力以促进社会变革。欧洲跨文化学习也是一个教育过程和一种品质,培养个体在欧洲多元文化社会中共同生活的意愿和能力。要理解欧洲跨文化学习对欧洲实现“多元统一”社会目标所发挥的重要作用,需要对其开展的历史背景义、理论与政策支持、跨文化学习形态与特征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和全面分析。欧洲跨文化学习在历史演进中形成了复杂与丰富交织的发展脉络。它从二战后开始逐步发展,随后经历了消除种族意识及危害、促进外交与贸易发展的战后调解以及和平重建阶段,促进移民融入的移民“临时”教育和移民文化融入阶段,传承欧洲共同传统、发展民族文化、培养欧洲文化多样性的认同阶段,从多元文化走向跨文化、培养积极欧洲公民意识的欧洲一体化深度融合阶段。跨文化学习不仅在不同历史时期满足了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也迎合当今欧洲深度融合、缓解社会矛盾的现实需要,其教育和政治功能符合了人们追求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和平美好愿景。欧洲跨文化学习在深厚理论的影响下,在文化认同基础上成为了相互信任和共担责任的转化工具。欧洲的跨文化学习基于对文化的理解,在终身学习理念指导下,动态构建学习者的跨文化能力。跨文化学习不仅关注学习者的经验学习与生活情境,促进学习者在经验与反思的联系中获得一种实践性、实用性的学习成效,而且还强调参与者彼此协商身份认同和寻求共享意义的文化交往,双方在协商过程中获得理解、尊重和支持,学习新角色的义务与权利、态度与情感,关注自己和他人的身份认同以及对不同价值观的理解。在欧洲的社会关系中,面对挑战、化解冲突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协同合作、遵守共同规范。而在跨文化学习领域,欧洲委员会及欧盟委员会等组织制定的、对各成员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以条约、指令、决定、建议和意见等形式出台的各种政策构成了引领成员国及公民共同遵守的规范。欧洲跨文化学习就是在这些语言、文化和教育政策的直接和间接推动下,极大地加强了对跨文化能力和欧洲公民意识的培养,促进了欧洲文化认同和社会团结。欧洲跨文化学习在理论指导与政策支持下,采用各种具体的跨文化学习策略,使跨文化学习理念贴近民众、深入民心,也使欧洲跨文化学习呈现出特有的形态与特征。欧洲跨文化学习联盟与欧洲委员会青年部是具体负责开展跨文化学习的专门组织机构,它不断推动欧洲跨文化学习实践,从而将理念转变为具体行动。欧洲跨文化学习的主要策略包括:关注青年成长的跨文化学习计划、欧洲范围内的人员跨国流动学习、学校课程开设以及大量非正规的、贴近民众生活的跨文化学习活动。这些策略关注了校内外、国内外和欧洲所有民众的跨文化学习,充分体现终身学习理论提倡的无处不在的学习内容和方式。此外,欧洲跨文化学习在实施过程中也呈现出与其理论基础一致的不同层次和过程特征。欧洲跨文化学习不仅是一种教育活动,更是一种整合性欧洲概念,呈现出强化跨文化学习的政策引领、彰显跨文化学习的对话意义、重视跨文化学习的渠道拓展、突出跨文化学习的社会成效的基本动向。纵观欧洲跨文化学习,其基本经验可归纳为:注重语言平台建设、强化青年主体地位、发挥跨国组织的推动作用、注重多样化活动载体、突出跨文化能力培养。这些经验能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启示,有助于我们重新认识跨文化学习的全球性意义、民族性意义和个体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