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业国际转移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Er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务业国际转移作为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表现,推动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服务业国际转移实现了服务业各部门的资本、人员、信息、服务乃至管理理念等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逐渐形成了服务业全球价值链,服务业资源全球配置成为可能。同制造业国际转移类似,服务业国际转移以服务业跨国公司为主体,以服务业直接投资、服务业外包等方式,实现了服务业各部门的跨国界转移。服务业转出国以发达国家为主,而承接国则主要包括新兴发展中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服务业国际转移对转出国和承接国的经济都将产生深远影响,最终实现全球范围内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特别是知识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现代服务业,与发达国家差距比较大,成为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面对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要机遇,中国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促进中国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在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过程中,需要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产业政策,确立中国服务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本论文首先分析了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概念、区位分布现状和发展趋势。近年来服务业国际转移发展迅速,服务业直接投资、服务业外包均呈现出高速增长,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服务业国际转移的转出国和承接国。其次,回顾了国际产业转移区位选择的经典理论并对服务业国际转移区位选择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为服务业国际转移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的分析提供了理论支撑。然后对服务业国际转移区位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理论和实证分析,归纳出影响中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区位因素,并以中国和日本为例,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和分析,得出中国在承接日本服务业国际转移过程中的区位影响因素情况。然后根据理论和实证分析的结果,对中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中国要通过强化现有的区位优势和创造新的区位优势来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以更好的发展本国服务业。
其他文献
新中国建国初,在武昌司门口街边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位面目清癯,温文尔雅的老人,身穿一件灰布长褂,坐在一架木板写字摊前,为别人代写书信,卜课算卦。这位老人姓陈,名明,字哲之
当今世界,生产者服务业发展迅速,正逐步取代制造业成为西方都市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力量和创新源泉,且成为西方国家城市空间结构重塑的主要力量;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产者服务业
以微小型企业为应用背景,分析销售下单、产品管理等流程运行规律,设计开发销售报单管理系统,为类似的微小型企业解决信息化困难。本文从需求分析、总体结构设计、功能设计等
在3G环境下,针对价值链上的数字服务商与网络服务提供商之间的整合进行研究,分别对推式供应链和拉式供应链进行了分析。分析结论指出,数字服务商与网络服务提供商之间的垂直
服务外包,作为一种新兴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国际服务贸易出口方式,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与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就世界而言爱尔兰的都柏林
武汉工学院创始人之一,首任院长周焕章生于1897年,字子文,湖北黄陂人。
阐述了化学反应的快慢和限度在必修教材《化学2(必修)》和选修教材《化学反应原理(选修)》中的呈现方式和学习要求,并从教材衔接及新高考方案要求的角度提出了6点教学建议。
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是妊娠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研究发现,肌瘤的位置、数量、大小、发生类型的不同,可导致不同的妊娠结局。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诊断,可依靠症状、体征,超声检查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党的一项"特殊的、困难的事业",也是一个学科、一个研究领域。其研究的对象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其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