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政策执行的异化及其治理——以煤矿安全生产政策为例

来源 :海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ko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共政策执行是政府公共管理活动的重要环节和提供公共服务的主要手段。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运行发展和公共利益的保障正是通过各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有效执行来实现的。然而,好的公共政策在实际执行中往往因为各种因素达不到甚至背离预期目标,导致政策执行的异化,严重阻碍了我国各项事业的顺利进行。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矿难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下降,但是相对于世界平均水平仍然居高不下。矿难事故的频频发生揭示了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政策在实际执行中被异化的现象。矿难事故发生的直接诱因是企业管理和采煤技术等层面上的问题,而其背后的黑心老板、贪腐官员和政策执行体制则是造成政策目标歪曲,最终酿成这些事故的深层诱因。   每一项公共政策的执行都具备政策本身、政策执行主体和政策目标群体三个要素。美国学者史密斯在他的政策执行过程模型中认为,影响政策执行的因素主要有理想化的政策、目标群体、执行机构和环境因素四个变量。本文采用文献检索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系统分析法,在相关公共政策执行理论的基础上,试图通过以煤矿安全生产政策为例,从煤矿安全生产政策的执行主体(政府及其官员)和目标群体(矿企经营者)两个要素,政策执行体制、监督机制和事后惩治机制三个环节,探析这些矿难背后的深层原因。然后借鉴国外的相关治理经验,为我国的矿难事故提出一些治理建议和措施,同时也得出治理公共政策执行异化的一般方法。   本文认为,一项良好的公共政策,只有通过严厉的事后惩戒机制,消除或减轻利益诱因对人(政策执行主体和目标群体)的影响之后,在完善的政策执行体制和开放的监督机制下,让政府官员无机可投,才能够得到较好的执行,政策执行异化的现象才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理。
其他文献
锅庄经济盛于清朝,衰于民国,以边茶贸易为主,是在康藏民族贸易中产生的一种由锅庄作为商业中问人,并主宰商品交易和市场运行的商业经济模式。锅庄经济随着康定锅庄的衰落已从
受贿犯罪数额是刑法规定受贿罪构成要件的重要内容,对受贿罪的定罪量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对受贿犯罪数额规定主要是概括性数额规定和具体性数额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认同是政治和社会生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认同某种身份,便决定了以某种特定的方式看世界,为此必须承担一定的承诺、责任和义务。在我国,进城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
学位
新世纪党和国家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要求,并把解决农村问题、农业问题、农民问题(“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而农
自1932年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托尔曼(E.C.Tolman)为弥补华生(B.Watson)“刺激-反应”(S-R)的不足提出了“应激源-中介变量-生理心理反应”(S-O-R)以来,关于大学生在应激过程中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