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核算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北京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a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价值链分工的进一步深化,中间产品贸易和加工贸易大量出现。由于传统贸易核算法无法追踪到产品的每一个增值环节,导致出口规模被高估。而现有的出口增加值核算方法也存在着弊端。所有经典的出口增加值核算模型都是基于国家之间贸易的角度提出,并没有探讨一个行业的国内出口增加值在国际行业之间的流动,也未将理论数量化。本文将出口增加值的分解置于全球产业链之中,实现了出口增加值在全球行业间流动的动态分析,并且将分解部分数量化,建立了扩展的出口增加值核算模型,并得出了更加真实的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增加值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一方面,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深化的背景下,对进一步研究中国的出口增加值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出口贸易增加值影响因素的研究利用SDA分解法梳理了影响因素的影响机制,对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扩展的KWW法和SDA分解法,利用WIOD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制造业及其细分行业出口增加值测算。首先,从行业层面进行比较,而后对出口增加值在全球行业间的流动进行动态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整体大幅增长,但增加值率为下降趋势。其中,高技术制造业的出口增加值明显高于低技术制造业。其增长速度也快于低技术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出口增加值率在近两年在40%左右浮动,而低技术制造业的出口增加值率呈下降趋势。(2)从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的全球流动来看,中国制造业正越来越深入到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之中。与此对应的是,中国的生产也越来越“碎片化”。通过对中国制造业出口增加值影响因素的研究和分析发现:(1)增加值份额影响因素对制造业出口增加值为抑制作用。金融危机后,该要素对低技术制造业的抑制作用变得更为严重,对高技术制造业则处于减弱趋势。(2)制造业中间产品出口增加值增加主要驱动因素为国际高技术产业中间投入结构,即国外高技术产业对中国制造业中间投入需求。(3)制造业最终产品出口增加值的增加主要取决于行业产出规模,尤其对于低技术制造业最终产品,该因素尤为重要。最终需求结构效应和最终需求的产出效应则是主要的抑制因素。最后,本文认为可以从两个方面改进:首先,通过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发展高技术制造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高技术制造业产品的技术含量,积极参与国际分工,扩大市场份额;而后,实现低技术制造业的产业转型。在延长产品价值链的同时,提高产品附加值,而非盲目扩大生产。
其他文献
常山酮(Halofuginone HF),又名卤夫酮,是从中国草本植物常山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生物碱。近年来,HF具有广泛的有益的生物活性。研究发现,HF不仅仅具有抗球虫的作用,还可以调节免
从传统的程式中冲出来,写自我之眉目,同样要在笔墨上作文章,以线造出符合"心象"的型是画家自立门户的最基本的手段。心性不同,修养不同的画家的用线是绝不相同的,所以线成了
第一部分Icariin对脂肪干细胞(A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的影响目的:探究活性小分子淫羊藿苷(icariin)是否具有促进脂肪干细胞(ASCs)的增殖和成骨分化的潜能,并确定其促ASCs增殖
目的:探讨手部化脓性肉芽肿的临床误诊和治疗选择.方法:对确诊与手术治疗的35例手部化脓性肉芽肿病例,进行电讯或门诊随访.结果:确诊前35例化脓性肉芽肿均误诊为伤口感染,长
目的:初步建立原发性肺癌热证分级量化诊断标准及分层级诊断模式体系。方法:第一部分:1.以《原发性肺癌诊断标准(2010年版)》为西医诊断标准,选取270例原发性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
目的:观察紫癜圣愈散加减汤剂对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ITP)瘀血内阻兼正气不足型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外周血中Th22细胞表达的影响,探讨CITP的发病与Th22细胞表达水平
介绍了澳大利亚的“戴艾德”(Dyad)“目标设定式”扫雷具的扫雷方式,根据制约水雷逻辑软件算法的因素,阐述了“目标设定式”扫雷具设计的主要准则。 This paper introduces
<正>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又有着"中国运河第一城"之美誉的扬州,一听到名字就使人口中不禁吟咏出"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等脍
<正>一方言语法调查研究的成就和制约因素1979年《方言》杂志的创刊,是汉语方言学发展史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方言学在"文革"后的正式复兴,并且走上了一个新台阶,杂志充当了汉
会议
研究背景:随着手术技术的精进及微创手术的发展,关于侧入路椎体间融合术治疗成人脊柱侧弯的研究越来越多。然而大部分研究中都将成人退行性脊柱侧凸与特发性脊柱侧凸同时纳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