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新世纪以来,不断深化的教育改革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历史教学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而且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历史教科书作为历史教学的主要材料,集中体现着主流价值观,其中所展现出来的性别观念对学生性别意识的形成有重要作用。本文以2001年人教版、2016年岳麓版和2016年统编版三套共十八本历史教科书为样本,通过分析教科书中对男女两性人物的编写情况,比较得出我国当前初中历史教科书在性别问题编写上所取得的进步以及存在的问题。具体通过对教科书中的男女两性在正文、相关史事等各个模块中出现的频率和形象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其中呈现的两性人物的身份、活动领域等情况。通过对教科书中描述两性人物的内容进行分析,揭示教科书呈现和叙述女性人物的方式和特点。之后从三个版本教科书的对比中,找到其中的进步与不足。最后对女性人物教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抛砖引玉,引发大家对此问题的重视和研究。学界目前已有的历史教科书性别研究主要集中于高中层面,对于初中历史教科书中性别问题的研究较少,对于涉及统编版教科书中性别问题的研究则更为缺乏,故本文的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