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对共产主义理论进行了首次较为详细的阐述,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手稿》中共产主义思想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及思想渊源。在资本主义大背景下,早期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导致了人的全面异化。为改变这一不合理的社会状况,空想社会主义学家进行了一些探索,但以失败告终。马克思在书中吸收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与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合理成分,并对费尔巴哈的类本质以及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新的超越。马克思在《手稿》中创造性的论述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以及私有财产的内部矛盾运动,并作出了“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结果和产物”的论断,从而阐明了共产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在此基础上,马克思还在书中对其他共产主义进行批判:对蒲鲁东、傅里叶与圣西门进行批判,对粗陋共产主义进行批判,对政治性质的共产主义及废除国家的共产主义也指出了其不足之处。同时,马克思在书中还进一步对“什么是共产主义”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理论论证。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人本身的解放与本质的占有;人道主义与自然主义的高度统一:自然科学与工业的高度发达以及人类社会进入更高阶段的新起点。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经进入了最关键的时期,深入研究马克思《手稿》中的共产主义思想,有助于坚定人民群众的共产主义信仰,团结最广大人民为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共同奋斗;有助于指引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有助于党领导人民奉行“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建设理念,奋力达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