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兴宣大院君的改革

来源 :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nger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00年至1863年这一段时期,在朝鲜王朝的历史上被称之为三政紊乱时期。这个时期,外戚势道政治使朝鲜王朝陷入了极度的混乱与不安,民不聊生,国家财政也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农民暴动不断,朝鲜朝的政治、经济陷入了一片混乱。  这一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开始频频涉足东亚,觊觎朝鲜王朝。俄罗斯变成了和朝鲜直接接壤的国家,朝鲜的地缘政治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兴宣大院君正是在这样一种国内、国际的形势下,辅助年幼的国王,掌握了朝鲜王朝的统治实权。他立志恢复王权,走向富国强兵,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纵观兴宣大院君的改革政策,他关闭书院,征收两班的课税,重建景福宫,治理外戚势道政治,加强军备等等。他的改革在恢复王权,恢复国家秩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兴宣大院君集各种矛盾于一身,他的改革也无法摆脱这种矛盾相互交错的困扰。  兴宣大院君重建景福宫,恢复王权,却引发了和两班以及百姓的矛盾;他废除书院得民心却遭到了儒生的反抗;实行锁国政策,得到儒生的拥护,却引发与西方列强的冲突。而兴宣大院君的双重身份必然使他陷入与王权的纠葛与冲突当中。这些使改革陷入重重矛盾之中,最终失去了基础,只能以失败告终。  本论文由兴宣大院君改革政策所产生的三大矛盾入手,分析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登场的兴宣大院以及兴宣大院君的改革政策。由三大矛盾的不可调和性导出兴宣大院君改革失败的历史事实,从而证明自己的论点。即无论兴宣大院君的改革政策对当时朝鲜社会产生的是积极还是消极的作用,由于他的改革政策中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以及难以摆脱的历史局限性,他的改革政策最终只能是以失败的结局告终。
其他文献
经常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节约一粒米,那么全国人民省下的粮食就能让一个非洲的贫困国家吃好几年.道理虽然简单,但是却十分实用.在企业资金管控中,项目的资金管
黄国盛,1965年出生,1988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后留校工作一年,曾赴意大利、巴西研修质量管理、市场营销管理工程学,现任北京恩布拉科雪花压缩机有限公司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近二十年来,众多学者从文化研究的各种视角对翻译展开了多纬度的探讨。翻译不再被视为静态僵化的语言行为,而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一种文化现象。  
本论文主要以候易的词汇重复模式理论为依据,试图探索语篇中的词汇对于语篇的构建和衔接的贡献。本文主要是依照候易在1991提出的模式来进行分析的。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国
本文依托于完形心理学的图形一背景理论,结合索绪尔与罗兰巴特的符号学理论,试图发现认知模式的意象基模对于译者的符号认知所起的作用,从而论证跨文化信息传释的局限性。本文认
一部分投资者对中国建筑短期看平,长期看好,是在等待中国建筑自我革新。现实中每个人经常扮演多重角色,有时是经营者,有时是投资人。笔者站在投资者立场,从公司财务管理视角,
针织物的染整加工方式传统上都是绳状在不同类型的染缸中进行加工.自2006年德国高乐公司成为恒天立信工业旗下的子公司以来,企业一直致力于针织连续式平幅织物加工设备的生产
期刊
介绍了离子色谱膜抑制器的工作原理、发展过程及应用,引用文献33篇.
该文试图将概念隐喻理论运用到文学作品中的隐喻研究.作者希望该研究解决以下问题:汉语文学作品中是否存在概念隐喻;这些概念隐喻是否能够形成汉语的概念隐喻系统;以及汉语文
日前,由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自动化学会、工业与信息化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自动化专业指导委员会主办,台达集团承办的“发现智造高手”——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