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频率误差的高精度数据恢复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loviol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未知信号调制方式的数据识别,在军用和民用领域都是重要的研究课题。通信信号的数据恢复技术是在未知信号调制方式下确定发送的数据,其不需要信道编码而直接对接收信号解调并将其恢复。本文主要研究了基于频率误差的数据恢复技术,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频偏估计技术,减小数据恢复误差。本文基于码分复用系统,重点研究了数据恢复过程中的频偏估计技术。在详细研究了克拉美-罗界的基础上,设计一种能够达到低克拉美-罗界的帧结构。同时,本文深入的研究了频偏估计技术和残余频偏反馈模块,对传统的频偏估计算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原有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利用M&M算法进行粗频偏估计和残余频偏反馈模块的联合估计。最后,论文设计了一种简单的码分复用系统,对系统的每个模块进行了介绍,阐述了频偏对码分复用系统数据恢复的影响,并基于该系统,利用文中提出的频偏估计方法并结合帧结构设计方案,对发送的多路信号进行数据恢复。仿真结果表明,帧结构和频偏估计技术的联合,可以有效的提高频偏估计性能,减小数据恢复失真度。
其他文献
现代技术运用各种手段大量的采集和产生各种类型的信息数据。其中,图像信息作为多媒体信息中量最大最主要的一种正在飞速的增长。因此有效地、快速地从大规模的图像数据库中
卫星移动通信凭借其独特魅力已成为卫星通信的重要发展方向。不同类别的LEO(Low Earth Orbit)、MEO(Medium Earth Orbit)、GEO(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窄/宽带卫星移动通
配电自动化是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有效手段,也是当前我国供配电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馈线自动化是配电自动化的重要内容之一,馈线自动化终端—FTU作为馈线自动化的基础控制单元,对实现馈线自动化乃至配电自动化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在查阅文献、相关技术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馈电自动化终端的基本特性,并提出了基于DSP和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Ⅱ的FTU设计方案。 论文完成了基本的硬件电路设
二十一世纪,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个人移动通信已经进入3G阶段,人们对个人移动通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中由于基于扩频技术的CDMA所具有的优越性,受到人们
  本论文围绕着高速光通信技术中两个关键问题,即高速传输技术的偏振模色散问题和全光包交换网络的全光缓存器问题开展了研究。同时,将偏振的相关技术扩展应用到分布式光纤传
20世纪90年代,美国压利桑那大学斯蒂瓦天文台大镜实验室(Steward Observatory Mirror Lab.)在发展大型主镜轻量化镜坯计算机控制离心熔铸技术的同时,发展了一种新的计算机控制
毫米波敏感器系统是毫米波雷达和辐射计的结合,充分利用毫米波雷达在远距离具有较好的分辨率,辐射计在近区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隐蔽效果,二者优势互补,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探测性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交通客流量的急剧增加,交通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乘客对公交系统的要求日益提高。然而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公交系统的管理仍然采用人为
H.264标准是ITU和ISO共同制定的新一代视频编码国际标准。它是为满足广泛的应用要求而制定的,既可应用于低速率的视像电话、无线视频会议,也可以应用于高清晰、高质量的数字影
不论是在传统电信领域还是在软交换领域,媒体承载技术一直是人们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这里面既包括对媒体承载的硬件技术的研究,也包括对诸如承载协议、网络架构以及承载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