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外伤后屈肌痉挛合并骨间肌挛缩的解剖因素分析及治疗

来源 :山西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k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小腿外伤后造成足趾屈肌痉挛与合并骨间肌挛缩形成的相关解剖因素,并根据其结果对相应的治疗方案进行分析。方法:查阅历年讨论小腿及足踝部解剖结构的相关文献,根据小腿外伤后解剖结构的改变分析,确认小腿外伤后遗留足趾屈肌痉挛与合并骨间肌挛缩形成的解剖因素。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小腿外伤后单纯足趾屈肌挛缩(7例)与合并足骨间肌挛缩(21例)的患者共28例,以踝关节背伸活动范围、趾间关节的屈曲及主动伸直程度将挛缩程度分为:Ⅰ度、Ⅱ度、Ⅲ度。根据术中探查结果对患者分别采用肌腱延长、肌腱转位与骨间肌肌腱切断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术后随访3-9月,测量术后踝关节活动范围、有无屈趾畸形、屈趾肌力,并对测量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疗效。结果:单纯屈肌挛缩7例,屈肌挛缩伴骨间肌挛缩21例,分别采用肌腱延长术15例,采用肌腱移位7例,采用骨间肌肌腱切断6例。术后随访时间为3-9月,平均5.4月,临床疗效评估:①优22例(78.6%),其中单纯屈肌挛缩5例,屈肌挛缩伴骨间肌挛缩17例;②良4例(16%),其中单纯屈肌挛缩1例,屈肌挛缩伴骨间肌挛缩3例,③可2例(5.4%),解剖改变均为屈肌挛缩伴骨间肌挛缩。结论:单纯足趾屈肌挛缩和屈肌挛缩伴骨间肌挛缩形成的解剖基础各不相同。单纯屈肌挛缩可以是直接外伤,并可由缺血所致,而大部分屈肌挛缩伴骨间肌挛缩均由缺血因素所致,且由于踇长屈肌腱与趾长屈肌腱的连接方式存在不同变异,所引起的相应临床症状也各不相同,故在诊断与制定治疗方案时应视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其他文献
<正>结构化知识就是教师把学生所要学的知识要点按照其相互作用、相互关联,有层次性地组合起来,让知识由繁变简、由零碎变系统,将学生每节课逐渐积累起来的知识加以归纳和整
<正>2019年3月25日,中国金属学会在北京组织召开了由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京诚科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完成的"高效长寿型转炉烟气热回收成套技术开发与应用"科技
内脏动脉瘤(viseral artery aneurysm,VAAs)是指腹腔内脏器所属动脉及其分支发生瘤样病变的总称。VAAs通常无典型的临床症状,故早期诊断难度大,该疾病的危险性在于瘤体破裂后
目的:比较自体骨、同种异体骨、BMP复合骨配合LCP治疗尺桡骨骨折不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及晋中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采
目的:1.探讨曲克芦丁影响大鼠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最适药物剂量。方法:选择健康雌性SD大鼠120只,体重200g,随机四组,分别为P30组(腹腔内注射30mg/kg的曲克芦丁)、P40组(腹腔内
2016年开始,几乎所有行业都在为流量红利的消失感到焦虑不安。流量匮乏已经成为初创企业遇到的刻不容缓的关键问题。因为它的出现,会牵连到更多细节工作的进行,比如用户量的
以瑞典ABB板形仪为研究对象,介绍板形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自动控制条件,并阐述控制板形的算法。
论述了物联网环境下机械系统状态监测技术的新发展,指出开展机械系统的可监测性设计是物联网环境下实施机械系统状态监测技术的基础,研发符合物联网特征的在线监测传感器及其
<正> 格林——巴利氏综合征,又称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是较少见的神经系统疾患.本病发生于任何年龄,男女均可发生,但以儿童及青壮年为多见,秋末冬初发病较多.我们采用中
本文针对当前电力物资管理的技术现状,开发了基于B/S结构的电力物资管理系统,主要工作有:对电力物资管理系统进行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现阶段电力物资管理的现状和用户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