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ndlin1蛋白在小鼠卵细胞中的功能研究

来源 :南京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335995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纺锤体组装检测点(SAC)在哺乳动物体内,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非常重要的调控机制。它在体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可以防止出现染色体的不分离以及细胞的死亡。任何一条染色体未能正确附着在双极纺锤体上都将激活该检测点,使细胞分裂停滞在中期,从而为细胞修复这种错误赢得时间。在减数分裂中,纺锤体组装检测点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证明,在有丝分裂中参与SAC调控的一些关键蛋白,如MAD、BUB等,在减数分裂中也发挥着相似的作用。尽管如此,作为一种特殊的分裂形式,它的调控是否有别于体细胞的有丝分裂?是否存在着特殊的作用途径?目前为止,这些问题都不清楚。而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了一种潜在的参与SAC调控的卵细胞特异的蛋白—spindlin1蛋白。在前期工作中,本实验室利用二维电泳和质谱鉴定等蛋白质组学技术建立了小鼠MetⅡ期(第二次减数分裂中期)卵细胞的蛋白表达谱。这部分数据可以通过下列网址直接访问(http://reprod.njmu.edu.cn/2d)。Spindlin1就是在该谱系中鉴定得到的蛋白之一。在这个谱系中,共有10个蛋白点被鉴定为spindlin1蛋白,它们分布于不同的分子量和等电点(高丰度的点大致集中在27kD和29kD两个分子量水平),这提示我们该蛋白在小鼠卵细胞中具有非常复杂的功能形式。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再次利用二维电泳获得激活后卵细胞的2D胶,并与之前正常卵细胞的2D胶进行比对,结果发现位于29kD处的5个spindlin1蛋白点从激活后卵细胞的胶上消失,而位于27kD处的1个蛋白点其表达则显著上调。接着,我们用磷酸化染料对激活前卵细胞的2D胶进行染色,结果发现激活后消失的5个蛋白点均存在磷酸化形式。这说明spindlin1蛋白在卵细胞激活后存在去磷酸化的改变,这种改变可能导致该蛋白在卵细胞激活后丧失活性。为了能够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我们通过传统的原核表达、蛋白纯化、动物免疫等方法获得spindlin1抗体,并分别从Western blot、免疫组化、免疫荧光三个方面对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验证。我们用制得的抗体对纯化的spindlin1蛋白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在理论大小处获得一条特异的融合蛋白目的条带。另外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的结果显示,spindlin1蛋白主要定位在卵细胞的胞浆和纺锤体上,这与前人的报道一致。上述结果均证明,我们制备的spindlin1抗体是特异的并且是有效的。本研究着重探讨了spindlin1蛋白在小鼠卵细胞中表达、定位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生物学功能。首先,我们通过Western blot的方法研究激活前后卵细胞中spindlin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该蛋白在激活前后卵细胞中的表达总量没有改变。另外,免疫荧光的结果证明,该蛋白仅定位于卵细胞的中期纺锤体上,并且与α-tubulin蛋白共定位;而到分裂后期则从纺锤体上消失。这种定位的变化提示我们,spindlin1蛋白可能仅在分裂中期发挥作用。为了直接观察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我们利用显微注射的方式将spindlin1的抗体导入MetⅡ期卵细胞胞浆中,进而观察纺锤体的形态以及染色体的分布。结果发现:正常的中期纺锤体结构被破坏,形成单极纺锤体、长形纺锤体、椭圆形纺锤体;同时出现了严重的染色体排列紊乱。该结果有力地证明,在MetⅡ期卵细胞中,spindlin1是维持纺锤体形态以及染色体排列的一种重要蛋白。接着,我们用氯化锶激活注射后的卵细胞,并通过活细胞工作站适时观察分裂的进程。结果显示抗体组卵细胞其后期启动以及第二极体排放的速度均明显快于对照组。根据上述一系列研究结果,我们推断spindlin1蛋白是维持中期纺锤体的一种重要蛋白,同时它参与了卵细胞减数分裂中SAC的调控;而在激活胶上消失的磷酸化的点可能就是该蛋白发挥生物学功能的活性形式。
其他文献
全球金融危机对金融监管带来了挑战,也显示出传统监管方式的一些不足,加快了实验和创新的进程,加强宏观审慎导向成为金融监管改革的广泛共识。传统的金融监管模式是一种微观审慎的模式,重点对单个金融机构风险进行防控,而宏观审慎监管关注整个金融体系,着眼于防范系统性风险。面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经济金融形势,监管当局应当如何从合规管理向风险管控转变,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以维护金融稳定的宏观审慎政策
动物的时空动态、栖息地利用和种群参数是种群生态学的重要内容,对这些内容的研究有助于人们了解动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为捕食者的爬行动物会影响其生境中猎物(昆虫等)的组成和结构,进而可能起到控制虫害的作用。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隶属于鬣蜥科(Agamidae)沙蜥属(Phrynocephalus),广布于内蒙古阴山山脉北部的草原和半荒漠地区。本文对内蒙古浑
丽水云和县是浙闽丘陵地理单元的典型代表,在数千年来的人口迁徙、区域开发和历史变迁影响下造就了非常典型而独特的山地农业景观。本文以农业景观能够传承乡土智慧,保留地域文化,维护可持续发展为研究背景,以云和山地农业景观为研究对象,从风景园林学角度出发,研究其山地农业景观的发展驱动因素,解析总结景观体系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联系和特征。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法归纳区域尺度下云和山地农业景观的演变动力。其次确定研
近年以来,我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时期,城市化进程显著加快,然而我们在享受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成果的同时,城市内部许多问题也不断涌现,有待解决。对于如何更好的建设城市,解决城市问题,我国提出进行生态文明建设,推行生态园林城市建设试点。建设城市绿心是有效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途径。城市绿心在城市中占据重要位置,是城市内部重要的生态空间。对于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气候环境的改善而言,城市中的大型生态空间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今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生态保护是当务之急,国家也顺势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在此背景下,城市生态公园应运而生,公园设计依据生态学原理,秉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进行地域性的生态景观设计。然而由于缺乏科学指导,建设者也普遍追求快速成型的景观,生态公园名存实亡。随着全世界自然保护的发展,城市荒野概念被提出,顾名思义,城市荒野是城市中长时间无人问津,自发进行次生演替的城市废弃地、腾退地等暂时
超滤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水处理技术之一,具有高效、节能、成本低等优点。本研究选用绿色可降解的醋酸纤维素(CA)为膜基体,利用浸没-沉淀相转化工艺制备超滤膜。为了改善醋酸纤维素超滤膜在水处理应用中的不足,例如水通量低、抗压密性差以及易被污染等问题,采用共混改性的方法将添加剂与其共混,制备性能优异的醋酸纤维素复合超滤膜,并探讨共混聚合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成键机理。氧化石墨烯(GO)具有丰富的含氧官
学位
学位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和经济高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人类的活动干扰使河流湿地日益减少,其生态系统遭到破坏,最终致使河流湿地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湿地生态功能和景观性减弱。因此,通过对河流湿地进行生态修复恢复河流湿地形态和基底,修复湿地生境,重建河流湿地的生态系统,并通过营造湿地公园的方式保护和利用河流湿地,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河流湿地生态修复理论为基础,一方面,充分认识当前河
花色是牡丹切花重要的观赏属性之一,而花青素苷的组成和含量是决定切花花瓣呈现不同颜色的主要原因之一。糖类物质不仅为切花提供呼吸底物和维持渗透压,还在植物体内以糖信号的形式调控花瓣中花青素苷的合成。牡丹花大色美,其作为切花具有十分重要的的观赏价值和市场价值,因此揭示葡萄糖对牡丹采后花色改善和花青素苷积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牡丹切花采后保色保鲜技术及牡丹花朵分子培育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牡丹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