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东坡志林》《仇池笔记》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h882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轼是北宋时期,继欧阳修之后的又一文坛领军人物。他历经宋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五朝,著述颇多,文、诗、词兼擅,且跨书、画、音乐、医学等诸多领域。对苏轼其人、其文的研究,历来是学术界的重点。本文研究的《东坡志林》《仇池笔记》,著录多为“苏轼撰”,但有关《东坡志林》内容的真实性、《仇池笔记》版本的源流,学术界多有争议。笔者认为此现象的出现,与北宋末年朝廷禁毁苏文不无关联,且经明代赵开美对二者先后刊刻,其中的关联性便有所显现。鉴于此,笔者将二者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具有更大的文献学意义。  《东坡志林》《仇池笔记》均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点校,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的《东坡志林·仇池笔记》本,对其进行重点研读,并以多个参校本对其中不妥之处进行校点指误。对二笔记的版本溯源,笔者均采用划分时间段的研究方法,得出了《东坡志林》的时间上限为北宋,《仇池笔记》的时间上限为南宋的结论。  鉴于《东坡志林》《仇池笔记》在内容真实性上所存在的疑问,笔者本着先辨伪再校勘的原则,依据辨伪学的方法,对二者有待商榷的篇目进行辨析。《东坡志林》中有九个条目的内容记载,存在一定的疑问,笔者选其三条进行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记三养》应为苏轼自创,并非后世好事之人假借苏轼之名所伪造;《乐天烧丹》是《曲洧旧闻》经删减摘抄所成;《记梦赋诗》并非伪作。《仇池笔记》中辨伪结论是:《杜甫诗》并非苏轼所作;《论杜甫杜鹃诗》确为苏轼所作,但是否整篇全为苏轼所作,尚存疑问。对《东坡志林》《仇池笔记》的校勘,分脱文、衍文、异文三类,分别又以单个字、词语或句子相别,对有代表意义、对文章内容影响比较大的条目进行重点分析。  对《东坡志林》内容的研究,打破原有二十九类的划分方式,单列出记游类、人物类、考证类、评述类、修养类、感悟类、送别类、异事类、杂记类等九个类别,并且将如此划分的标准进行一一阐释。《仇池笔记》则分列考证类、评述类、杂记类等三大类。除此之外,笔者通过对《东坡志林》《仇池笔记》二书内容的研究,发现彼此之间存在诸多关联之处,故在“二者内容关联性”这一节对其进行说明。  苏轼融儒释道三家于一身,在诗词、书法、绘画、音乐等领域的造诣颇高,对后世具有非常深远的启迪意义。苏轼多才多艺,见闻广博,《东坡志林》《仇池笔记》中有多数篇目对各种领域都有所涉及。笔者梳理综合,发现《东坡志林》《仇池笔记》在文学、艺术(含书画、音乐)、政治、思想、养生等方面,记载了宝贵的资料,对后世研究苏轼以及北宋时期的社会政治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
其他文献
期刊
林白是九十年代中国崛起的女作家之一。她在异军突起的新生代作家群中独树一帜,宛如一朵滴血的玫瑰,带着时代的印记和生命的伤痛,用极其敏感的笔触,描写了一个又一个倍受伤害的女
辍学现象的产生是社会、家庭、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控制农村初中辍学率较为有效的措施是标本兼治、齐抓共管、政策落到实处、深化农村教育改革.
现代意义上的中国乡土文学发端于“五四”时期,经过百年的发展,空前繁荣。从20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文坛发生了巨大变化,乡土文学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诸多相应的变化和发展。但发展是
对球墨铸铁台车车体进行初步的铸造工艺设计,主要为浇注系统和冒口的设计;运用铸造数值模拟软件ViewCast对其凝固过程进行模拟,预测可能产生的缩孔、缩松等铸造缺陷及部位,从
期刊
期刊
摘 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变得非常普遍,手机终端科技也逐渐发展起来,导致人们对手机终端的功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手机不仅仅是一个可以实现打电话发短信的简单终端,而是逐渐成为了集合电话,短信,GPS卫星导航等多功能的超级智能终端。如何保证手机能够实现上述功能,并且在实现各个功能过程中间没有冲突是当前手机软件测试公司的核心。本文主要研究手机软件功能的测试,介绍测试用例的管理模块和测试用例的执行。 
期刊
重新思考:敏捷流程设计和技术实施,对于推动可持续以及实现能源效率目标影响深远.在可持续方面需要做的工作,与有效制造改进和减少浪费有很多相通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