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和高性能ECC竖向屏障材料研发及阻隔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tom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2018YFC1803100、2018YFC18023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51278100)、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No.BE2017715)、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项目(No.201606090130)、东南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基金(No.YBJJ1735)和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No.KYLX16_0242)等课题为依托,采用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和数值模拟计算等方法,开展了新型竖向屏障材料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和ECC的研发,并研究其在典型污染液作用下防渗截污性能的系统性研究。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1)研发了新型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材料,揭示了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的工程特性和水化机理。通过室内试验表明: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和易性能良好;其养护28天满足100kPa的强度设计需求;在自来水和污染液作用下的渗透系数均能满足1×10-8m/s的防渗要求;在硫酸钠污染液浸泡作用下,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强度增长;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较水泥-膨润土竖向屏障材料在能耗、CO2排放和价格分别降低8%-79%、84%-85%和15%-17%。通过热反应动力学分析和系列微观测试技术,阐明了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的水化特征和污染物的反应机理。结果证明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隔离屏障的水化产物主要为水化硅酸钙(C-S-H)和类水滑石(Ht)。
  (2)研发了新型ECC竖向屏障材料,查明了氧化镁和天然砂两种材料对ECC宏观力学和微观力学的影响。宏观力学结果表明:提高氧化镁掺量降低ECC抗压强度和渗透系数,在氧化镁掺量为6%时的ECC获得最大拉伸能力和拉伸强度;增加天然砂的球度S和圆度R削弱抗压强度、拉伸能力、拉伸强度和渗透系数。微观力学结果揭示了,较高的氧化镁掺量可削弱基质强度、基质断裂韧性和拉伸模量,增大基质/纤维界面区,进而削弱最大纤维桥接应力开裂尖端韧性;较小的圆度R和球度S可增大纤维的桥接作用力、尖端断裂韧性和残余能,进而提高极限拉伸强度。掺有6%氧化镁的ECC的力学特性和经济环境效益高于ECC和天然砂ECC。
  (3)探明了新型的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和ECC竖向屏障材料的耐久特性。干湿循环试验测试表明,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在干湿循环作用下质量损失大于水泥基的隔屏障;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在第4级循环开始出现轻微裂缝;到第6级循环结束时试样表皮开始出现少量脱落。提高膨润土掺量降低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隔离屏障的耐久特性,而增加高炉矿渣和氧化镁掺量有利于提高其耐久特性。ECC在自来水干湿循环作用下抗压强度和质量增长,而在尾矿废液作用下抗压强度和质量削弱;经过自来水和尾矿废液循环后的ECC试样的拉伸量均降低,降低量为30%-35%;尾矿废液抑制了ECC的自愈合速度,而提高氧化镁掺量可提高自愈合速度。自愈合产物主要为水化硅酸钙(C-S-H)、碳酸钙(CaCO3)、钙矾石(AFt)和类水滑石(Ht)。
  (4)获取了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和ECC竖向屏障材料阻隔典型Pb-Zn污染液和尾矿废液溶质运移参数。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隔离屏障在Pb污染液中的有效扩散系数D*介于8.8×10-10-9.3×10-10m2/s之间,阻滞因子Rd为10.0-10.7,相应的分配系数kp介于0.0031-0.0034mL/g;而Zn污染液中的有效扩散系数D*介于6.7×10-10-7.2×10-10m2/s之间,阻滞因子Rd为10.6-10.9,相应的分配系数Kp介于0.0033-0.0034mL/kg。ECC的有效扩散系数D*和分配系数Kp值分别为1.0×10-10m2/s和0.19mL/g,而氧化镁ECC的有效扩散系数D*和分配系数Kp值分别为5.38×10-11m2/s和0.186mL/g。
  (5)通过现场实体工程应用,验证了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隔离屏障的防渗和力学及环境安全性能。通过原位土的室内结果,揭示了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竖向屏障的pH、无侧限抗压强度、渗透系数分别为10.5-10.8、400-680kPa、3.8×10-8-3.2×10-7cm/s。通过原位试验结果证明了: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隔离屏障的pH和抗压强度均低于水泥土隔离屏障,而渗透系数低于水泥土隔离屏障2-3个数量级;氧化镁激发矿渣-膨润土隔离屏障的重金属和有机物固定率高于水泥土隔离屏障。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气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VOCs)的排放日益增多。其中,工业源VOCs的排放涉及行业众多、排放强度大、污染十分严重。低温等离子体具有在室温条件下实现较高降解效率,对污染物无选择性的优点,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发展前途的处理VOCs的技术之一,受到研究者广泛关注。围绕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处理VOCs的研究,主要是着重于大气压放电等离子体的发生方法,目的是为了产生大量的高能电
由于我国制革污泥产量大、处理成本高,大量的企业将其随意堆存于周边土壤中,给生态环境特别是土壤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本文在典型制革污泥堆存场地包气带剖面中污染物及微生物群落分布特征研究基础上,通过室内培养实验和土柱淋滤实验,并结合微生物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手段,旨在查明制革污泥中Cr(Ⅲ)和NH4+-N的淋溶释放规律,揭示不同环境条件对土壤中Cr(Ⅲ)形态和价态转化及功能菌转化NH4+-N的影响
学位
过度的森林砍伐导致中国的森林面积减少,土地退化,甚至引发了干旱、洪涝和沙尘暴等自然灾害,严重地威胁到国家财产和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解决日益突出的生态和环境问题,中国在过去40年里建设了一系列大型生态工程项目,包括“三北防护林”和“退耕还林”。得益于这些生态工程建设,中国的森林得以恢复,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生态和环境。除了生态和环境效益外,植树造林还可以通过生物物理过程对局地和区域气候产生影响。但是
学位
在全球人口快速增长、经济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由于人类干扰和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微生物修复技术由于高效低耗、环境友好等特点,近年来已引起包括环境和水文地质等诸多领域科学家越来越多的重视,具有良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作为微生物修复技术的核心,功能微生物在污染含水层中的运移与分布情况直接影响修复效果。因此,开展功能微生物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对污染
学位
目前,我国高盐有机废水年排放量已超过100亿吨,种类繁多,已成为主要的工业污染源。好氧颗粒污泥结构密实,具有多样化的微生物菌群和功能菌高效持留的特点,在含有重金属、抗生素废水等不利生境中有很强的耐受性,已经证明是处理高盐有机物废水的有效技术之一。好氧颗粒污泥中的微生物可以在高盐环境中生长,主要是由于好氧颗粒污泥中一些耐盐菌、嗜盐菌的出现和富集。且好氧颗粒污泥具有稳定的三维空间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
学位
全球变暖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N2O作为仅次于CO2和CH4的第三大温室气体,其污染问题已经引起各国的广泛关注。N2O在大气层可停留150年左右,尽管N2O在大气中的浓度远低于CO2,但其产生温室效应的能力约是CO2的310倍,其温室效应的贡献约占6~10%。研究者普遍认为催化分解技术是减少N2O排放的有效方法,而该技术的核心是催化剂的性能,如何研制出性能优良的催
学位
氧化亚氮(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在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以及酸沉降方面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河岸带沼泽湿地在调节大气中N2O浓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于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沿着三江平原河岸带小叶章沼泽化草甸湿地(Calamagrostis angustifolia swamp meadow marsh,CASMM),交错带湿地(Ecotone we
学位
硝酸盐污染己成为全球主要的环境问题。近几年,河岸湿地被认为是潜在的水质净化系统。随着人为和自然硝酸盐负荷的增加,河岸湿地的CO2、CH4、N2O的通量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温室气体平衡。本研究从有富氮径流汇入的河岸湿地采集了不同的土壤样本,研究了不同样本硝酸盐去除以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差异,探讨了土壤理化因子对受纳水体硝酸盐的去除以及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的影响。  具体而言,本研究旨在(ⅰ)确定含氮河岸湿
学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绿色发展,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在重点突破中实现整体推进。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
学位
早志留世(距今约443至433百万年)是地球历史上一段较为特殊的时期,属于晚奥陶生物灭绝事件后的环境改善和生物恢复期。传统观点认为这段时期海洋-大气以及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但随着近年来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早志留世的兰多维列统中期埃隆阶sedgwickii笔石生物带存在显著的碳同位素正偏事件,表明海洋碳循环受到严重扰动,同时期短暂的冰川发育也指示气候的不稳定。此外,在sedgwickii生物带内还观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