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寡肽转运蛋白(PEPT1)的新型结构载体前药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u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服给药方便、经济,病患的依从性好,一直是最理想的给药途径,但口服生物利用度不高往往是造成许多药物无法口服给药的重要原因。在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的众多策略中,靶向转运体,尤其是靶向寡肽转运蛋白(PEPT1)的载体前药研究,一直是国内外近十年来的研究热点。作为膜蛋白的PEPT1,3D晶体结构至今未破解,基于靶标PEPT1结构的理性化设计难以实现,因此,目前研究思路一般集中在母体化合物的羟基位引入氨基酸修饰,形成氨基酸酯而做的PEPT1底物改造,同一母体化合物的二肽修饰效果优于单个氨基酸修饰。一般认为,肽键、羧基末端、氨基末端等是修饰后前药化合物被PEPT1识别和转运的必要结构特征。而在母体化合物的非羟基位修饰,却罕见文献报道。然而在后续研究中证实,除氨基末端以外,肽键和羧基末端并非PEPT1识别的必要结构,因此,PEPT1的底物模型特征还难有定论。我们通过对文献17个头孢菌素类化合物在Caco-2细胞单层膜的透过系数的数据分析,认为末端氨基也不是PEPT1底物识别和转运所必不可少的特征结构。因此,基于PEPT1底物的可能设计趋向以及我们对底物特征结构的分析和推测,在本论文研究中,我们尝试在母体化合物齐多夫定的非羟基位引入二肽修饰,同时舍弃氨基末端,设计一个具有新型结构特征的小型化合物库,并通过PEPT1亲和性筛选研究和体内外转运和吸收研究,来证实PEPT1对该结构特征的化合物的识别和转运。本论文结合点击化学(Click Chemistry)与固相合成技术,建立简便、高效的合成方法,完成了包含61个化合物库的合成,并对全库化合物进行了收率、HPLC、MS以及1H NMR的表征、30%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表征,以及15%化合物的全谱表征,建立了一个具有新型结构的二肽修饰化合物库。并且,通过寡肽转运蛋白PEPT1已知底物头孢氨苄的竞争性抑制实验,完成了化合物库的PEPT1亲和性研究,部分二肽修饰化合物对头孢氨苄的细胞摄取的抑制率达到80以上;进一步地,通过代表性化合物在PEPT1高表达的Hela细胞模型上的体外细胞摄取实验,以及在体大鼠肠灌流实验研究,证实PEPT1参与并介导了该类化合物的细胞摄取和小肠转运过程。本论文研究的主要结果:发现了多个对PEPT1具有很高亲和性的二肽序列,并未见文献报道;首次证实具有该新型结构的化合物能够被PEPT1识别和转运;通过本论文筛选获得的高亲和性二肽序列修饰,能够显著提高其母体化合物的小肠吸收。因此,本论文的研究结果对扩大靶向PEPT1载体前药的母体化合物的选择范围、二肽修饰的位点和键合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从而进一步拓展PEPT1在靶向载体前药策略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近年来合肥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建设的进程随之加快,城市可用土体量急剧减小。为了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引起人们的注重,于是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修建地铁。
以焦化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水热氧化技术研究废水处理的技术可行性,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际应用价值。在连续式反应器中,研究了实际焦化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指标COD、NH3-N的降解
在农村教师的流动过程中,目前存在农村教师的单向外流现象,严重削弱了农村教育资源的发展,对教育公平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农村教师的流动因素进行分析,
时代的进步承载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承载着研究的进步。随着人们生活的高质量和高节奏,我们就需要高质量和高节奏的控制系统。交流电机控制系统也就是为了满足这个时代进步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Mrrx)联合中药治疗异位妊娠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2例患者,使用静脉注射MTX联合口服中药治疗异位妊娠并观察疗效。结果:22例中显效16例,有效3例,无效2例转手术治疗,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新鲜、营养、卫生的新鲜食品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对生鲜食品的保鲜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生鲜食品的贮藏、加工、运输过程中均
将灰色系统理论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相结合,是研究城市生活垃圾产量预测的一种改进方法。以成都市为例,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确定影响城市生活垃圾产量的4个主要因子:城市非
机动车产生的尾气污染物排放已成为空气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为了探索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特性,国内外研究者致力于分析污染物的影响因素、获取污染物排放因子,并建立排放模型
<正>编制: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出版:新华出版社《通用规范汉字表》识字挂图的出台背景2013年8月19日,国务院公开发布了《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汉字规范
本文结合A教育集团实际案例,指出民办教育机构规模扩张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对财务风险的防控。机构应建立一套动态的风险防控体系,在扩张前就做好项目调研。本文创新地提出了"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