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隐喻及其隐含的劝说诉求——以2000-2016年美国总统竞选广告为例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lenchang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著名的费尔克劳夫的三维理论模式为本文的分析模式,探究美国总统竞选广告中的语法隐喻及其隐含的劝说诉求。本文试图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哪一种语法隐喻在选取的广告中出现的最多?(2)每一种语法隐喻是怎样实现劝说功能的?(3)在竞选广告中,被候选人隐藏的劝说诉求是什么?  研究结果表明:在美国总统竞选广告中存在着大量的语法隐喻,其中人际语法隐喻出现的频率最多,候选人在竞选广告中通过运用不同的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来传达他们的观点,以此达到其劝说的目的;篇章语法隐喻出现的频率少于人际语法隐喻,它通过运用元信息,语篇照应,内部连接,协商篇章的方式使竞选广告的语言更加丰富,以此达到其劝说的目的;概念语法隐喻出现的频率最少,它通过不同过程之间的转换及名词化实现客观性,从而实现其劝说的目的。语法隐喻的运用成功地表达了候选人隐藏的劝说诉求:总统候选人希望通过描述一系列的对内对外政策创造一个积极可信的形象,增加大众对自己及其政党的认同,巩固自己的统治,渗透思想,最终达到管理世界事务的目的。  此项研究通过对美国总统竞选广告中的语法隐喻分析,揭示了语法隐喻劝说功能的实现方式,折射出总统候选人的语篇目的,对帮助听者更好地透过语言现象看清竞选广告的实质,形成语言批判意识起了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动机调控是自我调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并对英语学习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较自我调控学习的其他方面而言,关于动机调控尤其是针对中国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研究仍然很少。尽管
电源管理行业为降低现代设备(如手机)功耗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应予最优先考虑的是要找到延长这类设备电池寿命的方法。
目前,许多公司要求其通讯、监控、存储或控制用的电子系统不得失效。电信和公用事业公司显然首当其冲采纳了这一主张。但是,将电气系统的停工时间保持到绝对低程度的要求使得现在即使很小的公司在其计算机特别是电源系统结构中均采用了备用功能。
李翊云是一位杰出的华裔美国作家,她的文学创作一直致力于探讨人性的普遍性,关注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存困境和精神状态。《流浪者》是李翊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发表于20
保罗·奥斯特(Paul Auster,1947-)被称为美国当代最勇于创新的作家之一。《幻影书》作为他的代表作,表明奥斯特在这部小说中实验性地将后现代技巧与文学创作结合,是对小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