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砖国家(BRICS)即以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南非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在世界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金砖国家作为世界新兴经济体的代表以及发展中国家的牵头羊,在世界经济发展以及国际政治事务中成为一股不可或缺的力量,金砖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加深,成为推进世界多极化的关键因素。2012年,五国国内生产总值达148518.33亿美元,约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0%。进入21世纪,“金砖五国”的外贸发展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因此,全面探索“金砖五国”的外贸发展现状,深入剖析其外贸结构竞争力,找到各自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了解五国外贸的发展模式与差异,对于推动本国外贸乃至宏观经济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在引用国内外学者有关外贸竞争力的研究成果基础之上,对外贸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充分的理论分析。影响金砖国家外贸竞争力的因素包括经济的和非经济的,经济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因素、外商直接投资因素、贸易开放度因素,非经济因素有贸易壁垒因素、人力资本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并且从总量和结构方面对金砖国家的外贸情况进行现状分析。然后从外贸规模、外贸质量、外贸进度和外贸潜力四个方面构建金砖国家外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对金砖国家内部间的外贸竞争力的整体情况及其主要指标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整体外贸竞争力远远大于其他金砖四国,在外贸规模、外贸质量和外贸潜力方面,中国占据绝对优势地位,但在贸易进度方面,各国差别不大,由于俄罗斯在金融危机中受到沉重的打击,因此其外贸进度指标波动较大。除此之外还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法对金砖国家及主要发达国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外贸竞争力不仅在金砖国家间具有绝对优势地位,在发达国家中也具有绝对优势,而其他金砖国家的外贸竞争力则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最后在现状分析、评价指标体系和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提升金砖国家外贸竞争力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