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8年,被大众称为“偶像元年”,《偶像练习生》、《创造101》等选秀节目的相继爆红,中国偶像明星的培养和呈现爆炸的态势。在当下,明星偶像们的发展,已经离不开“粉丝”群体的支持,“养成系”偶像更是需要“粉丝”一直的陪伴和支持。新媒体的出现,介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且不断发展发展,使得在中国社会,“粉丝”这一群体的主动性逐渐增强,移动网络和通信技术的进步为“粉丝”群体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在“粉丝”群体中逐渐分化出来一些专门负责明星数据制作的“粉丝”,本文将其称之为“粉丝数据劳工”。这些数据劳工通过聚集组成数据组,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具有专业化生产的“粉丝”群体,而“粉丝数据劳工”群体主要的参与行为表现为数据生产。本文将“粉丝数据劳工”这一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以微博作为研究平台,通过借助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和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等理论,主要研究该群体在数据生产行为发生的过程中主体的行为表现是什么,分析其参与生产数据过程的行为特征,存在影响行为产生的动机因素和行为动机造成的影响,以及对目前存在的有关数据生产行为伴随出现的明星数据和流量等社会问题进行分析和建议。通过研究发现,“粉丝数据劳工”群体在数据生产过程中,个人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也存在着群体极端制度化、畸形化方向演变和发展等问题,通过分析问题提出建议,能够为以后明星数据问题、“粉丝”群体以及数字劳工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