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计市场在本质上是一个买卖“审计服务”的产品市场。与一般的产品市场类似,审计市场需求特征对审计产品的供给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市场上存在着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那么事务所之间的竞争会促使提供高质量审计的事务所脱颖而出,从而提高整体的审计质量;相反,如果审计市场缺乏这种需求,甚至存在着对低质量审计的需求,那么竞争会导致“柠檬市场”,审计质量因此而降低。因此,弄清市场对审计质量的需求并引导市场形成对高质量审计的自发需求尤为重要。
首次公开招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IPO)公司对事务所的选择通常代表了其对事务所的初次选择,因此体现了一般情况下公司对审计产品的需求。而且事务所的变更会给上市公司带来与新任事务所的熟悉和沟通成本,同时也会增加监管部门的关注,因此上市公司一旦选定事务所,则较少发生变更。因此,IPO审计市场为研究事务所的选择行为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国外学者关于IPO市场审计师选择的研究有很多,大多采用西方国家的IPO数据进行检验,而我国关于此方面的研究却较少,缺乏系统性,对我国所有权安排对审计师选择影响的考虑还存在不足。弄清我国转轨经济环境下企业对审计质量的需求,对改善注册会计师的执业环境,促使上市公司聘请高质量的事务所进行审计,以使外部投资者更好地对公司的价值和前景做出估计是十分有意义的。
本文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研究我国IPO市场审计师选择行为。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对我国IPO市场审计师需求动机进行了理论分析,并在审计的信号传递功能需求上引入审计保险功能对我国企业的审计需求加以说明。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我国股权性质特征,将企业细分为中央政府控制的企业、地方政府控制的企业及非政府控制的企业;考虑到我国“一股独大”的现象,将股权集中度纳入解释变量;另外,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存在地区差异,并且极不平衡,本文还以市场化指数作为控制变量,考察了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高质量审计的需求。本文以2007年至2008年沪深两市A股IPO公司为研究对象,以Firth and Smith(1992)和Clarkson andSimunic(1994)的模型为基础,考虑到我国企业上述特征,选取变量构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我国特殊经济环境下IPO市场影响审计师选择行为的因素,最后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提出政策建议。
本文研究结果发现:与非政府控制的企业相比,中央政府控制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高质量的审计师,地方政府控制的企业更倾向于选择低质量审计师;股权集中程度高的公司更倾向于聘请高质量注册会计师审计师;公司特别风险、公司负债和公司业绩与是否选择高质量审计师存在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公司规模与是否选择大事务所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我国审计质量需求的确存在地区差异,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更倾向于选择高质量审计师;公司经营时间、成长性与是否选择高质量审计师存在负相关关系,但都不显著。